[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 : 建站频道 >> 文明河北

从"淘粪工"走向"大国工匠" 环卫工人李德用心诠释工匠精神

2018-06-27 15:10:00 作者: 来源: 河北文明网
分享:

李德是首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环卫专家

  2018年5月份,“大国工匠”研修班在上海开班,一位来自河北沧州环卫部门基层系统的学员,凭借研发出的国内首辆小型吸污车,赢得了出自核工业、航天工业、造船重工、兵器工业等国内“高精尖”单位的学员一致尊重。

  他,就是李德。

  李德参加“大国工匠”研修班的证件

  从1982年干起“淘粪工”,到成长为“大国工匠”——成为首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环卫专家,李德用了34年。他先后进行的106项技术革新有9项获国家专利、4项填补国内特种设备领域空白,逐步让所供职的沧州市运河区环卫部门的粪便清淘机械化作业由18%提高到98%;改造的20多辆环卫车,让一个听着就“有味道”的工作,彻底变成了“无味道”作业。

  如今,已56岁的李德还深扎一线——下车间、跟车队、跳化粪池,不分昼夜地做着最脏最累的工作,斗志丝毫未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憋着一股劲,为了让工人们活得更有尊严”。

  刚刚工作三年“干部子弟”被下放到清洁队

  1962年,李德出生在沧州,父母都是军人。用他的话说,自己“算是干部子弟”,在当时是让人艳羡的出身。

  但是,干部子弟“身份”并未让不安分的李德进入沧州环卫部门工作后事业一帆风顺——1982年,参加工作仅3年的他,从园林岗位被“下放”到了清洁队。

  白天扫街、晚上淘粪,在当时才20岁的李德看来,从事这种工作既丢人又憋屈。在被“下放”后的半年时间,他没回过一次家,自己默默承受了一切。

  前不久,李德受访时向记者谈起那段往事时说,当时每天上班都度日如年,曾两度绝望到活不下去。

  儿子被单位“下放”锻炼的事儿,最终传到了李德的父母耳中。见到李德,父亲意外地没有打骂,而是给了他两种选择:帮助他调离清洁队;战胜自己,在清洁队里干出一番事业。

  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李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虽然当时并没有完全想好未来要走的路,但他相信父亲说的“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如今回想起来,李德不无感慨地说,初中毕业那会儿如果选择当兵,或在后来选择调离清洁队,那么自己又将是另外一段人生。

  李德在维修环卫清扫车

  钻研修车技术凭听觉就知车辆毛病出在哪儿

  “白天扫街,晚上淘粪”的工作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到了1983年夏天,李德的心里又开始“不安分”了——一番事业从哪儿干起呢?经过思考,李德决定从学习开始。

  为了每天前半夜可以去夜校上补习班,李德特意向领导申请了后半夜的活儿。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有时候甚至眯一会儿就要去上班。

  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李德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但就在快结业的时候,他因口无遮拦的一句话又被打回了原点。

  无奈,李德听从老师的建议去考驾照,由此走上了钻研汽车改造技术之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受用终生。

  李德回忆说,那时候5点钟环卫出车扫大街,车坏了没人能修,他凭着学到的技术捯饬好了。1985年,单位修理车间缺人,他被第一个想到,这对于痴迷汽车的李德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学技术没有捷径可走,就得硬着头皮学;当学徒的日子,脏活累活他都去做。

  上世纪80年代,国内汽车普及率不高,懂修车技术的更是屈指可数。几年下来,李德成了当地环卫系统为数不多能拆装汽车发动机的“大能人”——有时候某辆车经过,他一听就知道这辆车是否有毛病,甚至不用拆,一听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儿。

  环卫工用吸污车运送粪水

  研发吸污车辆让挑粪环卫工们都活得有尊严

  2004年,李德调到了沧州环卫部门公厕管理站工作。两台吸污车、三辆淘粪车、七八个人,这就是当时公厕管理站的全部家当。

  那时候,公厕管理站的大部分环卫工在狭小的胡同里作业。粪便池在东、拉粪车在西,相距110米,需要人工将粪便一担一担地挑出一人宽的巷子,来回需要20多趟才能干完。

  每当看到队友们汗流浃背地挑着粪水,却遭到周围人嫌弃,莫名的心酸便会涌上李德心头。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发出体面的吸污车,让寒来暑往的队友们活得有尊严。

  说干就干,李德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艰辛的自主研发工作,可刚开了个头就遭遇了重重困难——首先,国内没有一例类似技术或是车型做参考,全部需要创新;其次,厂商给出的改车报价是上千万元,公厕管理站根本负担不起,如果向上级申请要几千万元拨款,简直就是信口开河。

  “既然没有外力条件,那就自己上。”李德是个做了决定就不会轻易放弃的人,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从工学到电学,从发动机到底盘加固再到机器校对、部件磨合,李德和他的研发团队先后进行了上千次的调试修改,再调试再修改。为了节省成本,车上零件全部是东拼西凑的边角料。

  3个月后,全国第一台小型吸污车改装成功。在专家组看来,这辆车虽然有些粗糙、简陋,但所有技术问题都得到了巧妙解决。

  看着接近两本书厚的草稿纸,人们不难想象:3个月时间,李德和他的团队都经历了什么。

  吸污车利用杠杆原理,将主体车厢和小推车无缝衔接

  改装吸尘车辆为单位节省上千万元科研经费

  2009年,经过几十次技术升级,李德团队研制改装的第一辆自动压缩式固液分离吸污车,投入正规作业使用,吸污效率从原先20分钟抽不满一车,提高到5分钟抽满一车。

  该吸污车利用杠杆原理,将主体车厢和小推车无缝衔接。小推车可一次搬运十几斤污水,代替了过去的人工担粪。工人只需将装好污水的小推车卡在主体车厢外的传送链上,便可自动完成倒灌工作,身上不会沾染任何味道。

  此外,主体车厢的干湿分离技术,让后期清理工作更加干净、便捷。

  直到现在,该吸污车依然走街串巷地行使着自己的使命,从未“生病”或出过差错,让沧州市区的大街小巷不再臭气熏天,环卫工人再也不污手垢面。

  之后,李德看到工人们疏通下水道时手上磨出了泡,又发明了“多功能高压冲洗车”。“多功能高压冲洗车”既能疏通管道,又能洒水、冲洗。

  另外,看到单位购买价格不菲的路面吸尘车,工作起来尘土飞扬,为节省千万元的科研经费,李德一点点摸索,愣是破解了整套技术。只花了几万元,就对该辆吸尘车进行了改装。

  李德在设计室进行改装操作

  百余技术创新他坦言“成绩都是拿命换的”

  106项技术创新,其中9项获国家专利、4项填补国内特种设备领域空白,逐步让所供职的沧州市运河区环卫部门的粪便清淘机械化作业由18%提高到98%;改造的20多辆环卫车,让一个听着就“有味道”的工作彻底变成了“无味道”作业……李德受访时坦言:“这些成绩都是拿命换的。”

  2004年,没有资料也没有样车,李德没日没夜地改图纸,尝试各种可能。连续两个月,失眠已成常态,他的脑子里除了对吸污车的构思外再容不下别的。持续高压下,他因心脏病发作,被家人连夜送到了医院。事实上,早在1993年李德就因累到虚脱,心脏休克过一次。而这次心脏病再次发作,传统治疗丝毫不起作用,医生建议给他打一种特殊针剂,让心脏停止跳动后再起跳,但后果是很可能再也醒不过来。

  看到妻子陈红文拿着笔迟迟不肯签字,李德鼓励道:“签吧,没关系。”陈红文这才在风险告知书上签了字。

  手术后,医生再三叮嘱李德一定要长时间休息,但他一出院就回到了车间,开始捣鼓那辆快成型的吸污车。用他的话说,眼瞅着就要成功了,不能因为这点事功亏一篑。

  李德在测试新研发的喷头效果。他身上20多处伤疤见证了其创新历程

  而李德身上大大小小20多处伤疤,每一处都差点令他残疾:一次,在切割零件时,李德右手大拇指被削掉一块肉,血流不止,但他简单包扎一下又接着工作了;就算右眼球被钢管击中导致发炎,他也坚持“睁只眼、闭只眼”把车修好;左胳膊的伤更是多到数不清,直到现在还能看到被钢筋穿透留下的伤疤;右腿膝盖部位有一处只剩皮包骨头,走路偶尔还会痛。

  正因为被很多双质疑的目光盯着,李德绝不允许自己有半点差池。对他来说,这些年仿佛从未因伤停下过手中的活儿,也从未停止过磨炼自己。

  看到满柜的荣誉证书,记者明白,这样一次又一次性命攸关的事儿被李德云淡风轻地几句话带过,已不足为怪了。

  李德获得的多项专利证

  遗憾愧疚的事因工作没有与母亲面对面道别

  2014年,李德被评选为全国技术能手。今年5月份,他从1000多名全国技术能手中脱颖而出,与其他69名全国技术能手一道,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大国工匠”研修班。

  对于李德,单位领导评价说:“李德这个人,没有他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队友们则说:“李站长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老粗,但是干啥啥行,很奇怪。”家人嗔怪地说:“越困难的事儿,老李越愿意干。”李德自我“评价”说:“我这辈子就像个赌徒,好奇心重,成功也是匪气所致。”

  “‘大国工匠’是什么概念,那不是用来炫耀的荣誉,而是吃得了苦、受得了折磨、耐得住寂寞的无数个日夜。工匠精神不仅需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支撑,还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定信念。”李德说。

  还在上初中时,李德就因为喜欢无线电,自学了《无线电原理》,做出了一部简易电台;40岁时,他参加成人自考,圆了大学梦,成了一名法律系学生……

  而在妻子陈红文眼中,李德一直是个柔情似水的人。刚结婚那会儿,两人都是一线环卫工,条件简陋,把单位腾出来的一间办公室做新房。30多年过去了,老两口感情始终如一。

  与妻子晚饭后外出散步时看望一线环卫工

  如今,退休在家的陈红文最担心的就是老伴的身体,“除了对他母亲,老李一辈子没有什么遗憾和愧疚的事。那年,他母亲生病住院,老李突然接到紧急电话,老人看着他坐立不安,便摆手让他赶紧去处理。这一走便阴阳两隔,再没机会与母亲面对面道别。”

  说起传承,其实大到国家、小到每一个家庭,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李德的姥爷是地道的北京人,卖过国外汽车,做过司机。李德从小跟着姥爷,后来去部队跟父母一起生活,他们对于李德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一影响也被传承到了他的下一代。

  2010年,李德的独生女李媛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安稳工作,而是到沧州一个贫困乡村支教3年。那里的条件非常简陋,没有窗户,门都是用铁棍插上的,方圆百里都是田地。用李德的话说,与其教女儿生活,不如让她自己设身处地地慢慢体会。“这样,她对自己的认知和对人生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李德每天都会利用晚间时间进行创新设计

  采访札记

  从淘粪工人到技术专家,从一线工人到公厕管理站站长,李德一直未曾离开基层岗位,至今还每天坚持下车间。

  他说,位置越高责任心越强,环卫事业不能忘本,要有良心。有时候回想起来,经历了抱怨、迷茫,激情、淡定,自己的人生就像海里大浪,经历过起伏也忍受住了平淡,一辈子过得也算有血有肉。

  现在,56岁的李德又开始研究洒水车。可每天凌晨0点,他都会跟班作业检查;白天再回车间研修技术。他说,争取在退休的时候完成第10项专利,做到“十全十美”。

  有时候,我们面对的并不是李德本人,而是他的精神,那种倔强、不服输的精神,未来势必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不被浮躁的社会左右,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专业做起,做一个执着、认真、善良、最终有所成就的人。(河北青年报实习记者姚瑶记者崔靖)

声明:长城网教育频道新闻投稿、新闻纠错联系方式:17367989205
关键词:工匠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