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普法进网站主题活动 > 案例警示

揭秘移动互联网安全新风险,这些场景千万别大意!

2019-09-23 10:37:51 作者: 来源: 光明网
分享:

“点击手机短信恶意链接,结果染上了木马病毒”“安装恶意应用,结果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更多新风险。看看这组漫画,这些风险一定要警惕!

■短信链接

【案例解析】

案例中,攻击者正是通过短信的方式,引诱用户点开链接,从而导致感染木马。一些用户收到此类短信后,会抱着“只要我不填写就没事”的心态,而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点击恶意链接后,可能会自动在后台下载恶意软件,也可能立即在手机上运行恶意代码。

【建议】

 在收到可疑短信后,不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

在手机中安装移动安全软件,防范此类短信诈骗风险;

及时更新手机系统版本,防止攻击者利用此类漏洞感染手机。

■应用安装

【案例解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App接连涌现,其中不乏出现一些存在恶意行为的应用程序;并且,由于每天都要审核大量App上架,应用商店平台也难免会出现“漏网之鱼”,这时就需要用户格外加强安全意识。

【建议】

下载App时,要从官方认证的应用商店中下载,或前往应用程序的官网扫码下载;

在下载游戏辅助、系统优化、身份信息管理类型的App时,由于这些App通常需要较高权限,因此需谨慎选择信誉较好的产品,并从官方途径下载。

■SIM卡安全

【案例解析】

目前,许多平台都会使用短信验证码的方式进行用户身份的验证。一旦手机丢失后,如果没有对SIM卡及时进行挂失,就给了攻击者可趁之机。除了收取验证码外,攻击者还可能会拨打亲友电话进行诈骗。

【建议】

在丢失手机后应及时拨打运营商电话远程挂失SIM卡;

为SIM卡设置PIN密码(个人识别密码),在重启手机或更换手机后,必须输入PIN码才能使用SIM卡。

    ■号码注销

【案例解析】

在注销手机号后,一般间隔6个月左右,运营商会重新发放已注销的老号码。如果前一个用户没有及时将老号码绑定的支付软件、银行卡、应用程序解绑,新用户在拿到号码后,就很可能通过短信验证码的方式成功登录,从而产生风险。

【建议】

换号前务必修改银行卡、支付软件、常用应用程序绑定的手机号码;

注销手机号后,如发现有平台未更换预留号码,通常可以通过联系人工客服的方式,在验证身份信息后进行修改。

河北省“网信普法进网站”主题活动更多内容请点击:http://net.hebei.com.cn/system/2019/07/09/019699231.shtml
关键词:安全,移动互联网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