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同志曾说过:“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不是一个党所能实施的。只有千百万人学会亲自做这件事的时候,他们才能实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事业是极其崇高和远大的,它需要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接续奋斗才能最终到达光辉的彼岸。这是一场历史的“接力赛”,中途出现任何一代人的“掉棒”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而苏联和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出现了这样的失误,发生了历史性的政治悲剧。它们也都尝到了失去社会主义的苦果,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殷鉴。
跑好历史的“接力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崇高信仰永葆光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要长远布局的一项战略任务。生命之树不会常青,但我们的理想、信仰、理论、文化能够通过一定途径实现永恒。最普遍的一种实现形式就是每位青年学生都要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体现出了党中央对于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盼。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今天,我们对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迫切。
办好新时代思政课,让崇高信仰永葆光华,这不仅是教育意义上的,更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维度:
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根本任务在于构筑认同。思政课是讲道理的课程,我们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一人类文明的先进理论成果,绝不理亏,但关键在于要把道理“讲清楚”,这样人们才能信服和认同。我们要向青年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帮助青年学生在思想深处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在其人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构筑起基础性的理想信念,使其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核心立场在于服务学生。思政课是公共类课程,目标应当是让所有学生都“听得懂”、“学得好”。邓小平同志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所以,思政课教学切不可搞得阳春白雪、高不可攀。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青年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学术话语到课堂话语的转化,努力提升课堂的亲和力,打造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教学,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学生听得懂、乐意学、学得进、学得好。
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工作基调在于埋头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办好思政课,我们谈理念、表决心当然对工作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切忌喧宾夺主,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思政课的运行状态距离党中央的要求和广大青年学生的要求仍然是有较大差距的,还有很多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现实中推动,所以,我们要埋头实干、潜心育人。
办好新时代思政课,重要支撑在于形成合力。青年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做好思政课的“当家人”、“贴心人”,在执政和治理中坚定人民立场、不忘为民初心,努力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净化社会环境,与学校思政课教育同向同行,引领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用正能量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办好新时代思政课,让崇高信仰永葆光华,让党的事业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手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让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在一次又一次历史接续中日渐清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正当其时、何其伟大!(燕山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