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

时评 | 别让家长的教育焦虑害了孩子

2019-12-19 13:48:39 作者:丁家发  来源: e观沧海
分享:

近期,两张课表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两张课表来自一个家庭,一张是10岁读小学四年级哥哥的课表,周一到周日,除了在校,都要参加各类补习班,还要完成相应的练习。另一张是妹妹的,5岁读幼儿园中班,但琴棋书画样样都要学。对于这两个小孩,现在有个俗称——“鸡娃”。何为鸡娃?就是给孩子打鸡血,“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12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除了在校园课堂上学习之外,许多孩子每天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这种现象在北上广深尤为明显,不少家长为此还要付出更多的物质和精力,陪着孩子一块去上。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拼命给孩子“增负”,让孩子像打了鸡血一样,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笔者认为,强逼着把孩子变成“鸡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对此,家长们应当扪心反思,别让教育焦虑的副作用到最后反而害了自己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优秀,至少不比自己差。于是,给娃报班成了家长圈的流行病,为了孩子能上一所重点小学、初中或高中,或能通过课外补习提高成绩,都市中产家长们甚至从幼儿园开始,便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教育竞赛。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支出,占到了全家收入的很高比例。同时,也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业,而放弃了自己的休假和爱好。可以说,教育焦虑已逐渐成为都市中产家长们的“标配”。家长把这种教育焦虑传导给孩子,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感不感兴趣,通常采取陪读方式,“绑架”孩子去上各类补习班。

给孩子教育“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许多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的“减负令”也一直在推行,并出台了一系列“减负”政策和措施,比如禁止学校和老师组织集体补课,减少学生家庭作业等等。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嘴上常说,只要孩子快乐成长就好,但在严峻的升学压力之下,以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拼命“增负”的现象,又大大抵消了“减负”政策的实际效果。孩子们一周7天连轴转地学习,几乎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让他们的童年生活身心疲惫。如果“虎妈”“狼爸”们给孩子的额外学习压力和负担,超过了其承受的范围,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很大负面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自我价值感缺失和自尊心受挫,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对此,家长要扪心反思一下,别给孩子制造超负荷的负担和压力,最终把孩子给压垮了,到时候再后悔就迟了。

只有有效纾解家长教育焦虑,才能真正为孩子们“减负”,一方面,各地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均衡教育的力度,不能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重点学校,要采取措施让同龄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家长也要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孩子实际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不要因拔苗助长反而害了孩子。笔者认为,家长千万不能迷信补习班能提高成绩,如果孩子不喜欢、不愿意,或许会产生抗拒感,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孩子厌学情绪。但家长可以遵从孩子意愿,以及根据其实际学习能力,适当报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课外补习班,同时,还应当注意给孩子充分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总而言之,孩子的健康成长最重要,家长们要放下教育焦虑,应该把轻松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

关键词:责任编辑:赵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