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政协>> 夺取双胜利

省政协围绕“推进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基础”开展调研协商——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0-06-24 13:47:00 作者: 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

□河北日报记者 高原雪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融合发展,是筑牢疫情基层防线的关键一环。

为深入开展“聚力量、防疫情、促发展”活动,省政协社法委与民盟省委日前联合组织开展“推进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融合发展,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基础”调研协商活动,深入社区物业、居委会进行调研,走访基层干部群众,邀请省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专家学者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物业行业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等深入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凝聚广泛共识。

党建引领,提升管理水平

6月22日,记者在石家庄市休门南街6号院看到,道路整洁、树木修剪齐整、车辆停放有序,“党建引领促发展 红色物业暖人心”等宣传标语令人眼前一亮。其中一面外墙上还张贴着小区新老对比照片,向居民讲述着红色物业带来的可喜变化。

“你看我们小区,现在街道干净,楼道里胡乱堆放的垃圾不见了,就连楼道的扶手都没有一点儿灰尘。物业还给小区设置了路灯,楼栋单元门上也增加了照明灯,晚上出入再也不是黑漆漆的。”居民冯建宁说起红色物业带来的新变化,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物业管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居民非常关心的“关键事”。据统计,石家庄市仅市内四区就有老旧小区1875个。其中,无物业服务的超过200个。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居民幸福指数低,是这些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也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顽疾。

石家庄市通过党建引领,加强老旧小区治理,建立健全物业企业党组织,打造红色物业,通过实行“5+3”工作模式(垃圾当日清、违建全拆除、安全有保障、停车有秩序、维修要及时,突出党建引领、凝聚道德力量、涵养社区文化),全市小区整体面貌改善明显,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让居民享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石家庄红色物业经验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调研组认为,应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物业联动服务机制和协同议事机制,赋予物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新角色、新功能,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以党的建设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筑牢防控疫情的坚强堡垒。

调研组建议,引导物业企业在开展管理服务的同时,积极传递党的声音、宣传党的主张,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不断突出物业管理的社会价值,把“红色物业”打造成为推动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

理顺关系,厚植发展沃土

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度和满意度,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政府部门、社区、小区各方的通力协作。

“一些部门没有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模糊了政企、社企、政社的界限,把自身的法定职责转嫁给物业企业承担。”调研组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和重大公共危机防控体系中,进一步厘清、理顺物业企业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责任边界和协作关系。

调研组呼吁,认真落实《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明确物业企业的相关责任义务,赋予物业企业执行政府实施的应急处置管理权限。做好政策法规的衔接工作,推进我省物业管理立法,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措施,使物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物业企业投身抗疫一线、彰显社会责任,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也成为党委政府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好帮手。调研组认为,应加强对物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和疫情防控的政策、制度和资金支持,对必要的疫情防控支出进行财政补贴,特别是对老旧小区的物业企业给予更大的倾斜。

同时,利用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建立面向物业企业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进建立质价相符、优质优价、动态调整的物业服务收费制度,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

调研组认为,物业企业应依托社区治理的大势和平台,善于借力和发力,找到新的增值发展方向。物业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应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制定高质量发展标准,持续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加快培育一批物业品牌企业,形成与现代社会治理相适应的行业发展新格局。

创新模式,提升治理能力

2018年起,我省启动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加大各项投入,努力改善老旧小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老旧小区改造是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推进了社区治理,夯实了基层基础。”调研组认为,当前,应抢抓政策机遇,聚焦城市基础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打造智慧城市等,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智慧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在疫情追踪、风险评估和精准管理上科技含量低,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用在了重复填表报资料中,影响了社区疫情防控的效果提升。”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组建议,积极发展“互联网+物业”管理新模式,建立智慧物业服务管理平台,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物业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为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好阵地保障。

“提升社区防灾防疫专业化能力是当务之急。”调研组提出,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修正社区卫生防疫分类防控标准,并给予经常性的指导帮助,规范物业管理关键岗位的工作程序、防护措施等,可编制业务指导手册,开展社区环境消毒、垃圾处理、疫情监测等方面的培训,指导物业企业在常态化防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深化“网格化”管理,加强常住人口、租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管理。调研组建议,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化“雪亮工程”等系统应用,加快构建一体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疫情防控信息共享平台,用数字科技筑起社区防御病毒的保护网。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调研组认为,应深入开展“三创四建”和“法律九进”活动,大力宣传《民法典》和疫情防控有关法律法规,对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上升固化为法律规范,进一步夯实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基础。

关键词:责任编辑:赵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