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扫黄打非·新风”集中行动

进基层丨河北石家庄杜村:“扫黄打非”守护农村净土

2020-09-15 12:23:03 作者: 来源:
分享:

  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基层站点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镇杜村,村两委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在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扎实开展各项"扫黄打非"工作,为村民享受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志愿宣传造氛围

  “经常有志愿者来发材料,给我们讲‘扫黄打非’的知识。”9月10日中午,河北省藁城区岗上镇杜村小学门口热闹非凡,几名穿着红马甲的“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志愿者给每一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吸引了记者和附近的居民驻足观看。

  “我们每个月都会来两三次,‘扫黄打非’工作的开展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环境,乡亲们都愿意学,愿意听。”正在发放宣传资料的志愿者李雪巧说,除了发放宣传资料,他们还编排了“扫黄打非”三句半,开展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宣教工作。

  “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志愿者在村中开展宣传工作。

   记者了解到,杜村目前共有30名“扫黄打非”宣传志愿者,他们身着红马甲走街串巷,仅今年就发放了倡议书3000余份,同时及时上报“黄”“非”线索,有效预防了有害思想在基层的传播渗透。

  图为杜村绘制的“扫黄打非”宣传墙面画和宣传标语。长城网记者 康义涵 摄

  为使宣传氛围更浓郁,杜村还在村内主街打造了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街道,绘制墙面画8幅,悬挂"扫黄打非"宣传标语20余条,提高了“扫黄打非”的社会知晓率和认同度,真正形成了"抬头可见、随处可读"的宣传局面。

  把握宣传的主动权,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是杜村“扫黄打非”工作一个突出特点。“现在咱们村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争当监督员。”李雪巧说,现在村里基本做到“扫黄打非”宣传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网格监管全覆盖

  在杜村村委会的"扫黄打非"宣传工作站,记者看到一本“举报线索管理台账”,里面记录着这样的内容:6月25日,疑似邪教组织在小广场发放有关材料,线索来源支立伟(街长),已没收材料,进行教育后劝离;3月4日,有外来人员发放非法出版物,已找到相关人员并制止……

  杜村“扫黄打非”工作站信息员马晓蕾介绍说,该村将辖区按照街巷进行网格划分,设有11个街长,17个巷长。街巷长除了负责网格内的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外,还明确将“扫黄打非”列入网格工作,负责"扫黄打非"宣传、巡查等工作。

  图为杜村“扫黄打非”工作“举报线索管理台账”。

  “我们还设置了‘杜村街巷长群’,街长巷长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上报,反馈信息,方便村委第一时间处理。”马晓蕾说,村内张贴了举报电话等信息,村民可以随时将"黄""非"行为问题反馈给街巷长,街巷长在微信群即时反馈,形成"反应快速、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现在咱们村人人都是监督员。”马晓蕾说,今年以来,杜村共发现相关问题线索4条,批评教育6人。网格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辖区日常监管工作效能,群众真切感受到,身边涉“黄”涉“非”的不法活动有人管、马上办了。

   文娱活动补短板

  “扫黄打非”,扫过打过之后,更要“填补”。一直以来,由于乡村公共文化娱乐服务基础相对较弱,这给一些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空间。

  “村里建设了农村书屋,组建了金钹女子战鼓队、华林乐队等四支文艺队伍,每逢重大节日都会举办文艺汇演活动,及各类知识问答竞赛活动。”杜村党支部书记高素娥说,杜村两委班子将"扫黄打非"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扫打”过后,积极开展各类适应新时代文明建设的文娱活动,着力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播种优秀文化的“种子”,不给"黄""非"以肆虐的空间。

  图为杜村在村委内搭建的“百姓大舞台”,每逢重大节日都会举办文艺汇演活动。

  此外,杜村还将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及多项涉“扫黄打非”的工作明确到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当中,营造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的社会氛围,村里的文化环境日益清朗健康。

  近年来,在杜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杜村先后获得“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河北省宣传文化工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我们将在全体‘扫黄打非’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区‘扫黄打非’工作部署,着力打造更美杜村。”高素娥说。

关键词:责任编辑:张雅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