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经济下行、开工不足等复杂局面,河北省充分利用京津冀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积极推进区域内复工复产复链;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升级,提高产业聚集度,积极培育新动能。
12月22日上午11点8分,津石高速(天津至石家庄)全线通车。至此,石家庄至天津通行距离缩短约50分钟,实现3小时通达。长城新媒体记者 刘潇 郭洪杰 摄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河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河北各项事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能。经过六年多的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河北省积极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燕赵大地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河北省全力做好京津产业精准承接,努力创新对接业态模式,精准谋划系列产业对接活动,引导京津冀三地汽车、应急、物联网、康复辅助器具、工业设计等产业行业深入对接,推动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河北,让京津产业转移在燕赵大地风生水起。
做好京津产业精准转移,就必须对标对表中央赋予河北的“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打通堵点、实施技改,多措并举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河北省积极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出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以及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氢能产业等9个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工业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轮技术改造项目近1.1万项,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的84%。同时,加快5G、互联网在雄安新区推广应用,加快张北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推进雄安新区和张北地区“两翼”齐飞。
在京津冀区域中,河北与北京、天津相比有着明显的“短板”,但也是发展潜力所在。只有加快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协同”;只有加快补齐“短板”,才能更好地“承接”。为此,河北省扎实推进与京津的精准对接、深度对接,高度聚合政策性优势,积极打造服装等特色产业项目承接平台,有序推进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升级,积极对接京津创新资源,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食品产业强县创建,引进北京稻香村、甜水园、同仁堂等京津食品加工企业,更加有效地促进京津产业精准转移。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京津冀企业携手推出的数字光场芯片受到关注。长城网记者 烟成群 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京津冀三地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大重点领域实现了率先突破,更多的京津产业项目、科技成果和公共服务向河北转移和延伸,让河北人民生活更加便利、获得感更加充实。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压实责任、主动作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更大力度做好精准承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培育新动能,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京津产业转移在燕赵大地风生水起,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刘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