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提到,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
科学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职能,是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广大领导干部要着重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要具备大局观。大局观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基础和依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和症结,能够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预料决策的实施可能对全局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决策更加科学,更趋合理。科学决策要提高政治站位,能够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能够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能够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正确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局面,领导干部要能够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精心谋划,科学统筹,对发展局势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和判断。
要准确判断形势。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虽然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我们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伴随着发展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扑面而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都要求领导干部对发展形势的变化有深刻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和准确的预测力,能够客观认清形势、准确判断形势、合理驾驭形势,善于借势而行,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要能够广开言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就能达到“兼听则明”的效果;一言堂、拍脑袋决策不但违背科学决策的客观要求,更会对党和国家事业造成重大损失。领导干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能够广泛听取他人意见建议,多方了解实际情况,才能让决策不偏颇、无漏洞。领导干部要学会尊重他人,能够静下心来倾听别人的看法,涵养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对他人的意见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遇到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多听多看多想,从众多计谋、方案、措施中甄别优劣、准确判断,博采众长,深思熟虑,谋定而后行,做到善听、善谋、善断。
要以人民为中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领导干部的决策是否正确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知民情、解民意、懂民心,做出民主的决策。能够在人民需求中寻找积案难题,在作风建设中寻找薄弱环节,在调查研究中寻找差距不足,从而修正工作方向,校准任务目标,落实决策部署。要能够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放下架子,到基层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让决策更加科学,让举措更加有力,让成效更加显著,真正做到决策来源于人民需要,决策服务于人民发展,决策成果由人民共享。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科学决策。广大领导干部要在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中,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练就全面本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征程中谱写辉煌篇章。(贾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