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郭庆敏 吴苗苗)近日,记者走进河北省邱县梁二庄镇霍赵屯村村民霍贵珍的家里,顿时感觉有些吃惊——谁能想到,眼前这个已经盖起二层楼房的庄稼户,曾是村里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
“这座楼房大概花了19万元。”站在楼下,今年59岁的霍贵珍指着楼房对记者说。能看出来,他对眼下的生活状况十分满意。
庭院里,月季盛开,刚刚收到家里的玉米铺在地上,等待晾干后卖个好价钱。“今年的产量还可以。”霍贵珍说,现如今,粮食的产量和价格都比原先提高了,种地的收入也增多了。
霍贵珍在自家新房与老房前留影。
“前些年,在我们这里,种植玉米和小麦,每亩地的纯收入只有几百元。”霍贵珍说,那时候,母亲有病,需要人照顾,拖住了他外出打工的脚步。为了给母亲治病,霍贵珍前前后后借下十几万元的外债。当时,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不仅不能挣钱,每天还要花钱。除了种地,霍贵珍也曾尝试着养过鸭子、给别人拉土垫地等,但收入一直不高,日子过得很艰难,被村里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里的公益岗为霍贵珍每个月带来700元收入。长城网记者 吴苗苗 摄
在霍贵珍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他家的老房子前。院子里,长满了半人多高的杂草,一棵老树已经略显枯干。三间小房破败不堪,房门歪歪斜斜,窗户上满是黑黢黢的洞,令人不敢靠前。“这就是我家几代人住过的地方。”抚今追昔,霍贵珍深有感触地说,“那时候,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在霍贵珍的记忆中,转机来自于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实施。“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镇政府和村干部帮我落实了很多扶贫政策,教育、医疗等都有了很大保障,还给我在村里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岗位。”说着,霍贵珍扳起指头,给记者“盘点”起他如今的几项收入——
霍贵珍在村里的文冠果种植基地采摘文冠果。长城网记者 郭庆敏 摄
村里建设了500亩文冠果种植基地,其中,流转了霍贵珍3亩多耕地,每亩地每年能收入1000元;同时,村里还把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入股到基地,他每年能分红2000多元;基地优先安排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务工,霍贵珍一年能收入将近两万元;加上公益岗、种地、妻子在邻村打零工的收入,霍贵珍两口子一年能挣七八万元。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成家了,都有了稳定收入。”霍贵珍说。
梁二庄镇副镇长王民(右一)、霍赵屯村党支部书记霍增华(左一)在霍贵珍(中)家中。长城网记者 郭庆敏 摄
霍赵屯村的文冠果种植基地是2017年开始建设的。“基地里一年四季都有活,春天剪枝,夏天摘果,现在主要是培土和日常维护。”霍贵珍告诉记者,他们村所处的区域,有种植文冠果的传统,“文冠果不仅能榨油,还能制成茶叶和保健品。”
走进村里的文冠果种植基地,霍贵珍找到一个依然挂在树上的文冠果。“这就是文冠果,每年7月份成熟,这个可能是采摘时遗漏的。”把已经变成黑色的文冠果拿在手上,霍贵珍略有所思地说,“这几年,小小的文冠果,让我从贫困实现了脱贫,从脱贫走向了富裕。”
邱县梁二庄镇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长城网记者 吴苗苗 摄
近年来,邱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文冠果种植,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文冠果种植加工基地、全国文冠果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基地。
2019年,霍贵珍一家实现了脱贫。这几年,不仅翻盖了新房,住上了二层楼,家里还添置了空调、冰箱、电视机等,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不光是我,乡亲们的日子都越来越好了。”霍贵珍笑着说,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也渐渐壮大,给村里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修建了健身广场,把过去脏乱差的坑塘,变成了漂亮的公园。“现在,村民们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