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递着精神,承载着希望,饱含着温情。这样的家,要靠良好的家风来维系。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为人正直、善于担当、甘于奉献,村子里谁家有了困难,或是谁家孩子的功课落下,乡亲们总爱第一时间找父亲帮忙,父亲也乐于帮助他们。村里人都说,父亲是一位大好人,父亲听了总是呵呵一笑。
作者李玉华的父亲(前排中)与同事的合影。作者供图
父亲教过初中、教过民校,也是全村第一位校长。他担任涞水县庄疃学校校长期间,发现学校里的校舍漏雨,门窗破损厉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蹬上自行车,三番五次地去县教育局、乡政府、村委会反映,要求改建校舍。功夫不负有心人,建设新校舍的计划终于批下来了,父亲心头的石头落了地。
作者李玉华的父亲(第二排右起第四位)与学生的合影。作者供图
接下来就是筹备建设物资。当时又缺钱、又缺物,在父亲的紧急张罗下,工程终于开工了。眼瞅着该造屋顶了,檩条还没备齐。晚上,父亲皱着眉头想办法。过了一会儿,他把母亲叫过来,说:“玉芬啊,我想和你商量件事。”原来,父亲是想把我家准备给大哥成家盖房子的檩条拉到学校用。
母亲开始执意不答应,可是看见发愁的父亲,最后也心软了。就这样,教室如期建好。接下来,油漆门窗、安装玻璃、打扫卫生等活儿,都是父亲带领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做的。
作者李玉华一家的全家福。作者供图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我们几个儿女也都顾全大局。大哥毫不犹豫地报名去涞源,义务修了两年水库;二哥为了让更多人冬天能够烧煤取暖,去吉林煤矿挖煤;三哥和我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军入伍,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也都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姐夫也曾是一位光荣的空降兵教导员,参加过1998年长江抗洪救灾和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
作者李玉华当武警时的照片。作者供图
父亲总是教育我们,要发扬共产党员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优良作风,要有“轻伤不下火线”的钢铁意志。我参军时,履行了一名武警战士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每当看到珍藏在抽屉里的那枚功勋纪念章,我内心就感到无比自豪。虽然现在我们都已经退伍,脱去了一身军装,但深入骨髓的军人本色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父亲忠诚担当的红色基因已然融入我们的血脉。
今天,我身为一名国家电网工作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守职责。不记得多少次不分昼夜地在操作现场做安全措施、测温、巡视、调试设备;也不记得多少次风里来、雨里去,不停奔波于各个变电站;更不记得多少次因为加班加点顾不上吃饭,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所有的付出只求早一点排除设备故障,早一点为大家送好电、护好航。
作者李玉华父亲从教30年荣誉证书。作者供图
父亲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直鼓励我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坚信,困难总是暂时的,只要辛勤工作,就会迎来曙光。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晚上十点钟,明义变电站突然全站停电,需要及时赶往现场查找事故原因。尽管当时狂风呼啸、电闪雷鸣,道路泥泞不堪,我却毫不犹豫地带领三位同事迅速驱车赶往电站,顶风冒雨进行事故抢修。凌晨三点,终于排除了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我和同事们疲惫地笑了,我们的付出换来万家灯火,这就是我们电力人满满的幸福。
父亲身上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红色家风,已然渗透到我们的血脉中,并且会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也会尽情享受那一份份无比甜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李玉华,工作单位:国网涞水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