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
一弯深绿镶嵌于此
她,就是塞罕坝
三代人,59年
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
已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
从一棵松
到一片“海”
在这片土地上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
塞罕坝精神
深深镌刻在每一株树木之上
融入了塞罕坝的四季与晨昏
(一)
白了青丝,绿了山林
树
是塞罕坝最平常的东西
也曾经是最稀罕的东西
历史上
这里曾是一处森林茂密的天然名苑
然而
在开围放垦、连绵山火的夹击下
时至解放初期
“美丽的高岭”沦为茫茫荒原
1962年
为了遏制“风沙紧逼北京城”的形势
国家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
369位
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年轻人
来到塞罕坝
他们的平均年龄
还不到24岁
当时的塞罕坝
是一片荒凉、贫瘠的荒原
这里最常见的风景是漫天黄沙
鸟连歇脚的地方都找不到
最低气温零下43.3℃
年平均温度零下1.3℃
年均无霜期64天
林场第一批建设者赵振宇回忆说:
“当时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
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
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建设者住马棚、搭窝棚、挖地窨
一个窝铺住进20人
没有门板
就用草苫子代替
夜里戴着皮帽子睡觉都冻彻骨髓
早上起来
屋内到处是冰霜
褥子冻结在炕上
能吃着全麸黑莜面
就着咸菜
喝着雪水
就算是美味了
生存条件极端恶劣
加之高寒高海拔地区
造林经验更是几乎为零
1962、1963年连续两年
造林成活率不到8%
一次又一次造林失败
动摇了人们的信心
关键时刻
时任林场党委书记王尚海等
4位林场领导
破釜沉舟
把家从外地搬到塞罕坝
面对万般艰难
妻子曾劝王尚海回老家
王尚海说:
“林场还没有建成,
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坝上!”
1964年春天
塞罕坝开展了提振士气的“马蹄坑大会战”
气温很低
建设者们浑身的泥浆冻成冰甲
走起路来咣咣直响
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终于造林516亩
树木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塞罕坝的造林事业从此开足马力
也由每年春季造林发展到春秋两季造林
多时每天造林超过2000亩
最多时一年造林达到8万亩
上世纪80年代
塞罕坝人完成造林96万亩
总量3.2亿多株
沙地南侵的步伐戛然而止
(二)
扎根林海,守护绿色
如今
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们已至暮年
他们用理想和信念
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绿色丰碑”
所凝结的“塞罕坝精神”
也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塞罕坝有句老话,
献了青春献终身,
献了终身献子孙。”
1973年到坝上的第二代创业者
邓宝珠说
选择林业
就是选择奉献
他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在林场
从事林场护林员和施工员工作
1980年出生的于士涛是河北保定人
大学刚毕业就一头扎进塞罕坝
“干林业的都默默无闻,
因为你做的事情,
40年以后才能看到结果。”
他说
我们将紧握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奋力前行
2008年
刘军和妻子王娟
来到林场中
海拔为1900米的月亮山“望海楼”
当瞭望员
当年
“望海楼”不通水电暖
大雪封山时半年无人迹
每到重要防火期
刘军夫妇
每隔15分钟
就要瞭望辖区方圆20公里林海的火情并汇报
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6点
则需要每隔1小时报告一次
13年来
夫妻俩一人值守前半夜
一人值守后半夜
他们在望海楼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
凝结着三代塞罕坝人的心血
林海的安全牵动着瞭望员的神经
“特别是在防火期,
有时候梦到着火了,
电话却打不出去,
身体突然一颤就急醒了。”
王娟说
创业难
守业更难
这片绿来之不易
守护好这片绿也并非易事
一点火星、片刻大意
都可能让这片林海毁于一旦
塞罕坝林场场长陈智卿介绍
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林场建立了“天空地”一体化
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
实现了卫星、无人机、探火雷达、
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地面巡护有机结合
快速反应
而为了防止机器有死角,出现误报
在塞罕坝林场115万亩森林深处
耸立着9座望海楼
分布在林场不同位置的海拔高点
被称作“林海的眼睛”
在那里
有许多像刘军夫妇一样的瞭望员
依然默默坚守
用寂寞与单调
换来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的平安
塞罕坝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
59年来
一代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
用心血、汗水和生命
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绿色奇迹
生动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
以及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使命担当
(三)
为“中国梦”贡献“中国绿”
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
如今已变成115.1万亩的人工林海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
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
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
防止土壤流失量为513.55万吨
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
释放氧气59.84万吨
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资源
使其成为珍贵、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
鱼类32种、昆虫660种、
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
塞罕坝也因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走绿色发展之路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
塞罕坝之路就是
播种绿色之路
捍卫绿色之路
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
塞罕坝被誉为
“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水的源头,云的故乡”
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居民区一条步行街上
有一家风格优雅的餐馆
简单的中式桌椅
小巧精致的吧台
墙上挂着草原牧马少年的彩画
……
胡静是这家餐馆的老板娘
也是一名“80后”创业者
之前,她在北京、石家庄都工作过
不舍塞罕坝这片绿,这片林子
让她和丈夫最终选择在此创业
开起了民宿和餐馆
近几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塞罕坝
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与青山碧水
民宿和餐馆生意越来越好
胡静和丈夫的父辈
都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务林人
谈起塞罕坝
胡静的眼里满是憧憬
“留在这里,梦想也许会在这里实现呢!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来到塞罕坝、留在塞罕坝,
塞罕坝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从因林而生到与林共进
在无声无息中
绿水青山已变成金山银山
从苗木种植到旅游开发
从手工艺品制作到发展交通运输
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搭上
塞罕坝这趟绿色发展快车
“我们将走好新时代塞罕坝新的长征路,
全面开展二次创业。
到2030年,
林场林地面积将达到120万亩,
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86%,
森林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
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塞罕坝林场场长陈智卿说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树
更是一种精神
造就的不仅是“美丽高岭”
更是“精神高地”
如今,塞罕坝精神
正源源不断地汇聚起强大力量
激励着燕赵儿女阔步走在
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岭”上
(据新华社、《半月谈》、经济参考报、长城网、河北日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