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时代新风

红色家风故事|郭慧:我的父亲

2021-11-25 11:22:36 作者: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分享:

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

今年暑假,父亲突发脑梗住院,我与弟弟在医院日夜守候。但是每到凌晨三四点钟,父亲总会醒来,让弟弟回家,去把村里的街道打扫干净,拍照给他看。那时,父亲话都说不清楚。我和弟弟都有些恼火。

父亲今年63岁,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满面红光,生病前说话声音洪亮、脚步干净利落,浑身还透着当年在部队时的精气神。尽管退休在家,却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退休后,他又把村里扫马路的“事业”接了过来。每天凌晨三点钟准时起床,穿上工作服,推着三轮车,忙碌在还未苏醒的街道上。自父亲打扫街道以来,他负责的路段每次都作为典型被表扬。

我的祖父是早年去过朝鲜战场的老兵,伤病退伍后没多久就病逝了,父亲兄弟姊妹五人,祖母成了唯一的劳动力。父亲在学校里没待几天,早早地务了农。18岁那年,父亲想追寻祖父的步伐去当兵,祖母万般不舍,奈何父亲偷偷报了名,毅然决然踏上了从军之路。

作者母亲当年去探亲与作者父亲的合照。作者供图

军队是一所好学校。在军营里,父亲第一次知道还有“背心”“袜子”这些行头,学会了用枪、学会了用笔、认识了很多字、读了很多毛主席语录,还开上了运输车,成了一名光荣的汽车兵。现在,父亲依然能对他服役地区的山路娓娓道来,毛主席语录也能讲给孩子们听。

参军5年,父亲第一次探亲,一身橄榄绿、身材魁梧、面庞清瘦、目光炯炯。村里人发现,从前那个干巴瘦弱的小伙子,如今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嫁到同村的大姨眼前一亮,赶紧回娘家找姥姥去了……

1985年夏天,我呱呱坠地,父亲已经退伍回到我们身边工作。母亲一边教书、一边与父亲合计责任田该怎么种。至今父母还存着一张父亲刚刚退伍时与母亲的合照,照片上的父母衣着朴实,有着别样的光彩!

我一天天成长,作为家里第一个孩子备受关爱,早早看小人书、学写字、学红歌,父亲倾其所有,努力培养我。晚饭后是一家人最温馨的时刻。我们围坐在一张小方桌前,母亲在一旁或纳鞋底或批改作业,父亲边看书边教我写字。

作者与父母合影。作者供图

周围的小伙伴很多早早进了工厂、银行,我在求学路上“军心”动摇的时候,父亲总是一句话:“别想走捷径。好好读书、自强不息!”事实证明,父亲说得对,知识改变命运。之后,不管面对求学还是求职的各种考试,我都老老实实地准备、认认真真地应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参加河北省特岗教师招聘,光荣加入了教师队伍,弟弟高中毕业也被父亲送去部队“锤炼”,算是继承了他的“衣钵”。

工作后,父亲还是不时敲打我:“要抓紧学习,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认真负责。”“大人把孩子交到你手上,你就要把孩子教会、教好……”

作者与父亲合照。作者供图

父亲是个热心肠,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总是能帮把手就帮把手,虽然退休在家,却比我们还忙。2020年疫情来袭,父亲几乎每天都去村口守着,宣传疫情防控措施。今年疫苗接种,父亲又是早早地去防控值勤点帮着维持秩序、发放口罩。后来,父亲听说我在疫情期间也去社区做志愿者,夸我做得好,“读了这么多年书,总算没有白读”。

如今,我也年逾四十,为人父母,更体会到父亲的话朴实却充满智慧。如今,父亲霜染两鬓,又经历了一场大病,每日在家坚持运动康复,给孩子们读书练习说话。他嘴边时常挂着一句话:“我的一双儿女没有让我操心。这是最好的时代,我是借了共产党的光!”

(作者:郭慧,工作单位:沧县黄递铺乡贾洼东学校)

关键词:红色家风故事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