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时代新风

红色家风故事|张春华:苦干实干,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2021-12-22 11:21:00 作者: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分享:

这是一个红色基因哺育了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故事。

我的老家是四川省大竹县,大家都熟悉的江姐和她的丈夫都在这里留下过战斗的足迹。1939年,奶奶林大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19岁的她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接转情报,多次完成了极为重要而艰险的任务。

1948年11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大竹成立了川东北“清剿”指挥部,残酷镇压革命武装,屠杀革命人民,使全县笼罩在“清乡”的恐怖氛围中。奶奶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她拒不交代她的任务和上下级,遭受敌人多种严刑拷打,多次昏死过去,却从不屈服。

1949年6月,在川东黎明的前夜,奶奶面对敌人的枪口英勇就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将她的遗骨安葬在达州烈士陵园中。

张春华全家福。(作者供图)

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讲:“你们有一位为革命牺牲的好奶奶,她慈祥的音容笑貌和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我心里,你们也要铭记奶奶的英雄事迹,将来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的确,我的父亲也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走进地质队伍的。1963年,他从成都地院毕业,响应党的号召,从天府之国来到遥远的河北,与母亲甘当牛郎织女,劳燕分飞二十年。

张春华与父亲张国军合影。(作者供图)

初到河北,父亲分到承德四队,从事找矿工作,常年奔波在野外,一干就是十年。1973年调到综合研究地质大队,曾作为主要人员绘制出版了《河北省地质图》《河北省构造体系图》《河北省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图》。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主办的《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5年第6期全文刊登了父亲的论文《华北地洼邯邢式铁矿构造分析》。

直到1983年,我们全家才得以团聚。一家五口挤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夏天像火炉,冬天似冰窖,吃饭都转不开身。母亲是普通家属,没有工作,全家就靠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还有三个孩子要上学,艰苦和窘迫可想而知。但父亲从不怨天尤人,也从不以革命烈士子女身份来为自己谋取利益。

我们前脚刚来,父亲就要带队外出。他带着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兴隆一带野外考察,因脚关节长了骨刺,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痛。白天爬山过岭、攀岩过沟,晚上回到驻地,吃过晚饭就趴在炕上就着昏暗的小油灯描图和整理资料。父亲潜心钻研的学术成果,获得荣誉和尊重,对我们也是极大的鞭策和鼓励。

工作之初的张春华。(作者供图)

父亲身上苦干实干的精神气深深影响着我。1985年,我也走进了地质队伍,被分配到队化验室。室里的老领导、老同志都是我的师傅,他们手把手地教,悉心指导,让我很快掌握了很多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继承革命传统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会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党的使命、党的初心,永远不忘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

关键词:红色家风故事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