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指导员培训(资料图片)。
南和,古称和阳,一个尽展“和”文化的地方,文明实践在这里生根发芽,绽放文明实践花。
近年来,南和区精心谋划部署,统筹整合资源,丰富活动载体,建立“建管用”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可量化考核评价标准,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网络,打造中心、所、站、点四级服务阵地,坚持“十有”标准打造星级所站,整合建设“五大平台”和实践基地,组织千支志愿服务队伍和万名志愿者开展具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活动,努力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南和新路径。
2021年7月,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南和区建成1个文明实践中心、8个文明实践所、226个文明实践站,成立了南和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实现区、乡(镇)、村(社区)全覆盖。
1、整合各类资源,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
南和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书记”工程,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整合各类资源。文明实践区级阵地达160个,乡村和区级单位阵地达420个,建成纵向涵盖区、乡、村三级,横向辐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去年,该县建成全市首个1万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一中心一长廊一广场”2万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集群已建成并充分发挥作用。
全国文明村贾宋镇北师村利用闲置房屋和土地,建成150平方米的文明实践站、100平方米的村史馆、3000平方米的文明实践广场和长廊,成为当地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主阵地。村史馆、党建主题公园、文明实践广场长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农家书屋等500余个阵地资源得到整合盘活,很多成为网红打卡地。
三级组织架构已建成,如何发挥好作用,释放最大效益?南和区边实践边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拓展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的工作措施》等一批“建管用”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建成。创新探索制定《南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志愿服务支队、分队、大队、服务队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新时代文明实践考核管理办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可量化考核评价标准,不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水平,努力收获最大效益。
“要结合乡村实际,对照创建标准,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打造亮点,不搞千村一面,高标准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水平,力争创出南和品牌,形成南和经验。”南和区委书记郭卫欣在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时如是说。
2、打造区域品牌,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
文明于心,实践于行。“请走非机动车道”“请佩戴头盔”“请走斑马线”……在南和区,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维护交通秩序、开展疫情摸排值守、义务清洁卫生……无论是服务窗口,还是街头巷尾,“志愿红”随处可见,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南和区志愿服务队伍达1000余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100余支,注册志愿者达5万余人。
“群艺联盟”志愿服务项目由区文化服务平台牵头组织,区内十几家优秀文艺、体育等民间团体通过开展“全民公益文化大课堂”志愿服务培训活动,在文明实践阵地免费提供声乐、器乐、舞蹈、书画等文艺培训服务,培训乡村文艺骨干5000名。“俺爱跳广场舞,以前对着电视学得不咋地,如今跟着老师学,也成了村里的广场舞专家了。”接受培训的史召乡志愿者王丽英说。
“小小宣讲员”由刚开始的30余名优秀少先队员发展到如今100余人,利用课余、假期时间在文明实践阵地进行宣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处处洋溢志愿红。“老杏”调解室、“点亮和阳”“心理驿站”“小马扎”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万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总队和志愿服务联合会指导下,开展具有南和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3万余场次,累计受益群众达30万人。
3、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实践新风尚
近年来,南和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把移风易俗作为“三级书记”工程来抓。2017年国庆节当天,首届“移风易俗”大型集体婚礼在农业嘉年华举行。当年,全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现场会在南和召开。《缘来是你》《儿孝母心安》等移风易俗微电影唱响主旋律。
南和区建立区、乡、村三级网络格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226个村社区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乡贤评议会,修改完善了红白事办理制度和村规民约,在烟酒价格、酒席数量、参与人员范围、使用车辆数量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婚丧嫁娶有标准、流程有规范,“零彩礼”“低彩礼”已成为南和群众自觉行为,文明新风吹遍和阳大地。
宋台村、南韩村、东林村等100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村民礼堂和舞台,提供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免费供村民办红白事使用。“红白事写入村规民约,一个事儿能省四五千元,群众节省了,也少了攀比风。”北师村党支部书记、文明实践站站长师明强介绍:“乡风文明一条街上的孝道文化宣传画经常有群众驻足观看,文明实践广场和长廊成为群众好去处,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模范人物评选和文明实践活动带动村风、民风转变,志愿服务让群众得实惠。”
“做好事能得积分,还可换购生活用品,俺心里真高兴。”河郭镇赵牌村村民梁素的高兴地说。2017年起,赵牌村成立“道德银行”,村民善行义举、好人好事可得积分到超市换购商品,好人好事、助人为乐、争做善事已蔚然成风。(邢台日报 记者孙建伟 通讯员孔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