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时代新风

红色家风故事│谢云:坚持红色家风 传承塞罕坝精神

2022-01-20 10:25:43 作者: 来源: 河北新闻网
分享:

我的父亲谢廷永生于1931年,是塞罕坝最早的一批森林公安民警,自1961年先后任阴河林场副场长、塞罕坝机械林场公安派出所所长、北曼甸分场营林区主任等职务,1982年任塞罕坝机械林场公安分局首任局长,直至退休。

改革开放后,塞罕坝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森林经营面积扩大,林场职工人数和流动人口明显增多,护林、防火、治安维稳任务更加繁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父亲向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党委建议成立公安分局,以更好地做好护林、防火、维护林场的工作。总场党委研究后批准了父亲的建议并责成由他与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沟通,获批准后筹建公安分局。接受任务后,父亲多次到围场、承德、河北省公安厅相关部门汇报林场公安工作实际情况,将总场党委拟成立公安分局的意见进行汇报、请示,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围场公安局塞罕坝机械林场公安分局。

图为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当年合影(第三排左二为谢廷永)。  河北省直工委供图

198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公安分局正式挂牌成立,父亲成为首任公安分局局长。在总场党委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父亲在分局前期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警用装备、办公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分局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

为了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保障塞罕坝森林资源安全,父亲团结带领分局民警在护林、防火、安全稳定等各个方面扎实工作,破案率在90%以上,刑事、治安等各类案件日益减少,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和重大刑事案件。

父亲一生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公正执法,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身为人民警察,他时刻不忘为民服务的宗旨,任职期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为一批老职工家属及子女解决了商品粮户口等问题。父亲说,第一代务林人是“献了青春献子孙”,应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小时候,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常常忽略我,我也曾埋怨他。这时,父亲总会摸着我的头说:“有的事,总得有人去做,警察就是这样的。”所以,从前陪伴我更多的,是家里挂着的一件警服,我感觉很亲切,仿佛它在,平安就在。

图为谢廷永与妻子合影。  河北省直工委供图

受父亲的熏陶,我在长大后也投身到塞罕坝森林公安事业中,成为一名光荣的“森林卫士”。参加森林公安工作以来,我扎根在基层,一干就是40多年,几乎走遍塞罕坝的每一寸土地,熟悉这片土地上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了很多年轻同事眼中的“大百科”“活地图”。2012年,我调任三道河口派出所任所长后,积极组织力量打击违法放牧、狩猎、捕捞、采药等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活动,成效显著。

父亲是我人生路上的灯盏,他在生前常常教导我:“警察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责任,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当警察之后,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对违法人员进行处罚的同时积极开展批评教育和法律宣传,使违法人员深刻认识错误,防止违法行为再次发生。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我组织派出所民警深入周边群众中听取意见、了解群众困难,树立了森林公安的良好形象。2013年,了解到林场职工遗属崔秀云年过六十,无儿无女,靠打零工为生,收入低微,我又积极为她奔走,通过林场和民政部门帮她办理了城镇低保,并在苗圃、林地施工期间为她安排工作,改善了她的生活条件。

长期工作在一线,多年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我深受多种疾病的困扰,但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2019年体检时,我被查出患有结肠癌,领导和同事劝我在家多休养,但正值森林公安转隶的关键时期,我放心不下,手术后又回到了单位。2020年,我进行了第三次手术,大家再次劝我在家休养,我依然婉拒。我知道,我要继承父亲的遗志、传承我们家的红色家风、传承先辈们的塞罕坝精神,我要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随后两年,我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直至退休。

如今,我还是常常回林场、回支队走走看看,因为我热爱这片洒满我和父亲青春与热血的土地,我们的根就在这里!

(作者系森林警察总队塞罕坝支队退休职工)

关键词:红色家风故事责任编辑:段涛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