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在车间创新工作室开展杆塔防坠落装置的研究。
好人名片:郑爽,国网玉田县供电公司副经理。他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工作以来获得34项QC成果、1项管理创新、17项科技创新、8项“五小”创新,2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为推动公司发展和电网提质增效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曾荣获新时代“冀青之星”优秀青年等称号,2021年7月被评为“河北好人”。
2021年11月之前,郑爽在唐山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工作,领导都愿意把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干,新进公司的大学生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现在,他也是我们单位唯一一个‘双高人才’。”郑爽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水平,令新老同事深为佩服。
在郑爽“服众”的口碑背后,折射出的是他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付出。白天,深入生产现场发现问题;晚上,把自己关进书房,绘图纸、搭模型、做仿真、分析实验数据,开展创新研究、解决问题,这早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创新的过程是孤独的,需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花时间去投入,任何创新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郑爽说,从撰写第一个专利、参加第一个QC发布会踏入技术革新与创新创效的大门开始,就决定了要付出大量的非工作时间。
记者:听说您有“技术能手”“比武状元”等多个称号,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郑爽: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曾经多次代表唐山供电公司参加省公司组织的各项竞赛和比武,跟团队合作多次获得团体奖。其中,2019年带领团队斩获了中国质量协会成果发布金奖,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
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我有机会参加了山东电力研究院组织的无人机操控人员培训,作为国网唐山供电公司的首批取证人员,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当时正值7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无人机培训基地又位于偏僻空旷的通用机场,没有遮挡阳光的阴凉地,有的只是烈日当头和驱之不尽的蚊虫叮咬,每天早早起床跑去实训场地,一练就是几小时,直到太阳下山,晚上回到宿舍还要继续学习千余道理论题,经常熬到凌晨。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AOPA考核,成为首批无人机驾驶员。
记者:在您获得的众多专利和奖项中,哪一项您最青睐?
郑爽:每一个奖项、每一项发明的产生都记录着自己对创新工作的付出与收获,也见证着这些年自己在创新之路上的进步与蜕变,每一项都视如珍宝。
刚入职时我就发现,检修人员在30多米高的铁塔攀爬的过程中没有防护措施,危险系数极高,当时便想着研制一项安全装置,直到偶然间看到一段攀岩运动的视频,攀岩的防护措施彻底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
从方案的选择、对策的实施以及最终的现场检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绳索式输电线路铁塔防坠装置研制成功,解决了检修工作上下铁塔没有安全保护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工人上下铁塔的安全隐患,也算填补了上下铁塔作业“第一步”和“最后一步”没有保护的空白。
记者:疫情期间,您是怎样运用自身技能来保障生产一线供电用电的?
郑爽:2020年2月中下旬,担负着唐山市甚至国家工业生产重要任务的曹妃甸地区遭遇大面积风雪冰冻天气,输电线路发生大面积舞动,多条220KV线路在恶劣天气中受损。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时候有责任站出来。身为无人机飞手,我自愿加入“亮旗先锋”战疫突击队,与同事驱车百里赶往现场,核实线路的受损情况,及时掌握线路的缺陷位置和严重程度,保障所在地企业用电安全。
我们第一时间对舞动严重区域线路进行梳理、制定特巡方案,由于情况紧急,原本需要两周的工作量,耗时3天通过“无人机+登检巡视”的人机协同巡检方式,顺利完成28条线路349基杆塔的巡检任务,排除线路隐患,确保了工业园区内包括首钢集团等多家重要企业可靠用电,避免了因线路跳闸停电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