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影响了我的冷热?

2022-05-07 16:40:00 作者: 来源: 湖南计量园地
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在这炎炎夏日

30℃左右的时候

有人觉得很热

但是在春秋的30℃下

却并不觉得那么闷热了

难道是太阳出了问么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现在

再来说说我们感受到的“温度”

它的学名叫做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重在“感”

即人体对冷热的感觉

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体皮肤的温度

体感温度与天气预报的气温

是不同的概念

天气预报的气温是在观测场中

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

研究表明

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

人们会因

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等的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甚至于从太阳下走向一片树荫都会有惊人的体感温差

湿度,很多时候温度比较高,但是湿度比较小,人体不感觉到难受,因为人的体表的水分被高温所蒸发掉而比较干爽;

风速,一定的风速会使人感觉到气流在流动,身体散发出的热量都被吹离体表,温度虽然比较高,但是比较干爽;

辐射,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人,会感觉到难受,如果在树阴底下或遮阳棚下,感觉与太阳直接辐射就完全不一样,一般阴天与晴天的温度相差4~6℃,甚至更大。地表辐射也是如此,假如说站在地表比较热的地方,热地表的蒸汽蒸得人难受,假如地表是比较凉爽的水体或是湿地,体感温度就大不一样。

夏季外出时,不少朋友感觉到地面温度较高,超过了天气预报的气温,甚至有“烫脚”的感觉。是因为随着高度的降低,温度呈迅速升高趋势,加上地面物质(如柏油路面)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地面温度比天气预报中的1.5米高处的气温高出10~20℃是正常情况。

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来源网络)

而且

体感温度、实际温度和湿度关系很密切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提出过“炎热指数”的概念,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尽管这是美国“标准”,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或许和中国人的感受稍有差别(人种不同,体表的汗腺、体毛可能有一些差异,导致散热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比如,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可见,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 

而在同样的相对湿度下,温度越高,相对湿度对体感的增温作用也越明显。伊朗的例子就是如此,当天,当地实际气温达到46℃,相对湿度47%,体感温度便飙升至74℃。而在相同的湿度下,如果实际气温只有40℃,体感温度也不会超过55℃。可见,夏季气温越高,湿度对体感温度影响越大。 

总结

空气里的水分、穿衣服的颜色、长度、是否有风、是否在水边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我们对温度感知的因素,所以现在虽说有着跟三伏天一样的温度,却没有三伏天那般令人难以忍受,看来是外界因素和体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就算未到桑拿天,高温还是很强烈的,所以防护措施不能少,文末给小伙伴们奉上高温应对技能,希望小伙伴们及时get:

穿着:最好选择易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注意勤洗勤换;

饮食:适量饮淡盐开水、凉茶、绿豆汤等,不可过度吃冷饮,饭 菜宜清淡,不宜吃剩菜剩饭。

起居:适当增加午休,保证睡眠时间;浑身大汗时,不要立即冲凉;电扇不要直接对着身体长时间吹,进出空调房间注意适应室内外温差。

出行: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若外出,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并带上充足的水和防暑药品。尽量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注意到阴凉处休息。

关键词:计量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