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时代新风

青县:孝老“小食堂”托起民生“大福祉”

2022-05-27 08:51:08 作者: 来源: 好人之城文明沧州
分享:

志愿者为在人和镇村“孝老食堂”就餐的老人们集体过重阳节

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继续加快,特别是农村“年轻人外出、老年人留守”现象普遍,独居老人生活质量不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河北省沧州市青县面对“政府主导的养老机构入住把关严,社会兴办的养老机构收费标准高”的实际,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农村孝老食堂,探索出了更为灵活、更加有效的基层互助养老新模式,走出了一条与集中供养和公办养老并行的补充养老新路径。

应“势”而动 在基层实践中“破题”

2020年,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在一次走访中,发现村里的独居老人吃饭很随意,“老人们并不是缺钱,就因为只有一个人,懒得做饭,也懒得出去吃,常常是将就着吃一口。时间长了,营养肯定跟不上。”

从那时起,村里就开始琢磨解决办法。老人独居日子过不舒坦,家庭就不安稳,在外工作的儿女们心里也不踏实。为了让独居老人吃饭不再凑合,让老人身体更加康健,人和镇村移风易俗理事会的64名成员承担起了为老人做饭的工作,每天两人一组来给老人们做一日三餐,志愿者们精心搭配食材,确保老人们吃饱吃好。由此全县首家孝老食堂应运而生。

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围绕打造“健康养老宜居城”,瞄准困难群体及其他独居老人,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管长效、抓延伸”的思路,在全县345个行政村推广建设农村孝老食堂。同时,紧紧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先后6次组织新任支部书记培训班,将推动孝老食堂建设作为“当好新时代支部书记”的必修课,引导有条件的村尽快实现应建尽建。

在推进中,根据各村基础实际,盘活文化活动中心、闲置民房等场所,用最低的资源消耗实现了最大的社会价值。目前,全县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孝老食堂有50多家,受惠老年人超过2000人。

顺“势”而为 在典型引领中“突围”

经过近2年的实践,青县农村孝老食堂建设由点状布局向全面推广。通过推广建设村党支部领导下规范运行的乡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逐村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治理有效的基层自治体系初步形成,各村纷纷依托移风易俗成果效仿推广,尽一份孝心、献一份爱心,成为孝老食堂发展的主旋律。

结合已建成的农村幸福院,延伸服务链条,有效破解公办农村幸福院建设标准高、社会效益低的矛盾困境。在马厂镇王维屯村,通过“集中居住、低偿收费、统一管理、互助服务”的方式,为本村特困老人提供三餐和住宿,促进了农村幸福院和孝老食堂的深度融合、互促提升。

造“势”而行 在持续规范中“固本”

青县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制度上明确食堂定位、标准以及各方管理职责,让各村筹建、运行孝老食堂“有法可依”。

青县将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基础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上,让农村有钱办事,更好地造福乡里,使集体增收成为孝老食堂发展的主动力。通过密切联系热心公益的企业、个人,发动爱心捐赠,形成合力建设的良好氛围。仅在后续运行中,全县爱心企业人士累计捐款就超过170万元,各界群众自发捐赠米面粮油、新鲜蔬菜形成常态。各类志愿者和帮扶单位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村干部以身示范、干在前沿。

目前,孝老食堂义务志愿者队伍已达300余人。结合巩固脱贫攻坚公益岗位管理,明确每村可增设1~2个孝老公益岗位,服务食堂建设管理运行。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研究奖补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管理规范、效果突出的分类分层精准帮扶。

为了调动各村创优争先的积极性,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不断作出新探索,引导村委会账户设立专项基金。

借“势”而兴 在深挖综合效益中“升华”

青县孝老食堂的探索直接解决的是农村养老难题,但综合效益却体现在基层的方方面面,形成了连锁反应。在免费为符合条件老人提供服务的基础上,正在探索其他老人参与的新思路,以彻底解决在外子女的后顾之忧。

老人开展书法、棋艺培训,传颂红色经典,在体现晚年价值中反哺了社会。各村卫生室利用孝老食堂登门服务,孝老食堂正在由单一的“集中吃饭”向着多功能、综合性老年服务平台转变。在道德建设上,孝老食堂带动了134家爱心企业和社会团体结对支持,3万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和爱心捐赠。

在运行中,胡白庄、下马厂等23个村衍生出专人接送服务、老人“定时签到”等功能,第一时间掌握老人全面状况,丰富了网格治理。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化、纵深化发展得到了生动展现。村级党组织在推动建设中展现了为民服务的担当作为,凝聚力、公信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敬老,小食堂,青县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