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有了助老餐厅,我们再也不用为午饭发愁了。”家住运河区一塑小区的关秀珍老人拉着送餐志愿者的手说。位于沧州市运河区明珠社区的助老餐厅正式运营3个多月以来,得到辖区老人的一致好评。
送饭上门
“大姨,今天做了您爱吃的白菜豆腐,快尝尝好吃不?”“大伯,您的腿好些了吗?”……昨天中午11时30分,助老餐厅的社工刘红芹来到居民孟凡胜和关秀珍老人家中,将热腾腾的饭菜摆上桌。
今年90岁的孟凡胜和老伴关秀珍住在运河区东塑小区。去年,孟凡胜不小心摔伤,双腿行动不便。关秀珍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为了照顾这老两口,他们的孩子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工作,还得抽时间往老人这儿跑。每天的中午饭,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
助老餐厅的志愿者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把给老人做中午饭的任务接了过来。每天中午,都有志愿者把热腾腾的饭菜给老人送到手上。每餐两菜一汤外加主食,天天不重样。孟凡胜的儿子感动地说,志愿者真是帮了大忙了。等他有时间,一定也要去做助老餐厅的志愿者,为有需要的人帮忙。
吃着可口的饭菜,关秀珍和送餐的志愿者刘红芹拉起了家常:“就愿意让你们来家说说话。多亏了你们,我的孩子不用家里单位来回跑了。”
运河区明珠社区的助老餐厅是市民政局推动指导,沧州市慈善总会与沧州市力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开展的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慈善助老项目。他们以慈善募捐引领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社工组织的优势,组织志愿者,面向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开展“免费敬老午餐”、“倾听陪伴”等项服务。
以老助老
家住明珠小区的78岁老人王桂芹双目失明,她的老伴因病不能走路。他们唯一的儿子既要工作,还得照顾老人,疲于奔波。助老餐厅开设之初,由志愿者每天把饭给老人送到家里。后来,助老餐厅开展了“搭把手”志愿服务帮扶活动。发展了一批需要帮助的老人身边的邻居来进行志愿帮扶。住在王桂芹对门的何金霞主动加入,给王桂芹送餐,陪老人聊天。今年77岁的何金霞虽然年龄和王桂芹差不多,但她和老伴身体都比较硬朗。“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何金霞笑着说。
像何金霞一样,在助老餐厅服务的志愿者有30多人,最年轻的不到40岁,最年长的已经70多岁。服务老人的同时,志愿者们也收获满满。今年74岁的常玉芝也是一名独居老人。自从加入到助老餐厅志愿者的队伍里,她的精气神越来越足了。“趁身体允许,能为别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觉得心里可美了。”老人说。“刚退休时真是不知道自己该干点儿什么,自从参与社工服务,精神充实了,身体状态也好了。”志愿者项桂兰说。
“身体条件允许的退休人员加入到助老行动中,既给需要帮助的老人解决了困难,又给自己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这是对‘助人自助’社工理念最生动的诠释。”市民政局慈善社工科科长罗相凯说。
根据《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市构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基本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助餐等日间照料服务覆盖所有居住小区。
“今年,我们将在完善慈善助老餐厅服务机制的同时,深入实施‘益(医)适(食)夕阳红’社工项目,探索引入心理辅导、医疗咨询、家政服务等更专业、更丰富、更深入的服务。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久的将来,沧州社会公益慈善力量参与养老助老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广,这一模式也会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复制。”罗相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