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石榴花开 > 地市动态 > 张家口

《民族画报》刊文 | 河北: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

2022-06-30 11:13:16 作者: 来源: 《民族画报》
分享:

日前,国家民委主管的《民族画报》(2022年第6期,总第705期)刊发《河北: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丰宁: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矢志立德树人 服务民族教育》《凝聚民族情 携手共建民族团结世纪城》等四篇文章,全面展示河北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全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风貌。以下为《河北:石榴花开 同心筑梦》文章全文。

在河北这片燕赵大地上,各民族谱写了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承德外八庙迎六世班禅赴京朝觐,“一座寺庙胜抵十万雄兵”;张家口大境门促长城内外遐迩一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互通有无;赵武灵王“骑射胡服捍北疆”,成为各民族文化互鉴交融的典范;良马济邢、铁牛进藏、援疆援藏,谱写着今日河北促进民族团结的动人诗篇。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承德考察,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河北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承德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河北省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力量。

绿色千松坝。(民族画报记者 滕俊 摄影)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金莲花基地。

强化政治引领 健全体制机制

河北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召开省委民族工作会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省政府分别印发贯彻落实意见及分工方案。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省民委委员单位,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民族工作纳入全省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从根本上强化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职尽责意识,增强各级各部门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强化宣传教育 打牢思想基础

河北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教学课程体系,在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专题报告会,在河北干部网络学院举办“基层干部大讲堂”,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与工青妇三部门联合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在全省群团组织中奏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曲。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14所中小学试点学校基础上进一步确定87所中小学作为推广学校,同时在4所高校开展试点,一体推进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多形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网络知识竞赛,全省71万中小学生参加,网络答题8875万次;举办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培训班,实现对全省62所高校全覆盖。策划“石榴花开·媒体走基层”系列活动,被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首页推荐。创新方式和载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生动讲述河北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营造“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爱护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石家庄回民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研活动。

强化品牌建设 凝聚复兴伟力

精心打造“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推动品牌建设纳入大统战工作格局、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全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按照“五个一”(一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阵地、一系列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活动、一项维护民族领域安全稳定的机制、一件民生实事、一套组织实施保障体系)标准打造品牌创建样板,推动创建工作提档升级。2021年,31个品牌建设单位共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实事218件,涉及资金2742.63万元,受益群众18.11万人。国家民委命名河北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3个,批准创建重点项目1个。命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74个。充分发掘承德历史文化资源,在承德市率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试点。夯实基层基础,建立了一支316人的创建指导员队伍,解决了基层创建力量薄弱问题。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庭院建设、“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家庭、进岗位。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全国率先启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集编撰工作;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持续办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来冀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线上线下培训班,实现语言通、人心通;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联合创排援疆题材歌舞剧《情系巴音郭楞》,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剧目创新奖”;成功举办全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民族团结杯”全省第二届高校民族舞蹈大赛、“民族团结一家亲,幸福生活感党恩”文艺演出,深入开展赴民族地区为各族群众“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活动,奏响了全省各族儿女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

丰宁滕氏布糊画传承人滕艳春(右)指导工人设计布糊画样式。(民族画报记者 卢旭 摄影)
张家口市桥东区回民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河北省歌舞团和新疆巴州歌舞团共同创排援疆题材歌舞剧《情系巴音郭楞》,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剧目创新奖”。

强化政策支撑 助力振兴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印发《关于加快河北省民族地区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民族地区水利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健全完善财政对民族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对民族乡的财政支持力度,持续落实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教育、交通、金融、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落实国家在民族地区安排的公益性项目减免县以下配套资金。坚持和完善现场办公制度,省政府每年选择1-2个自治县或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组织省有关部门对民族地区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截至2021年底,共组织现场办公61次,支持民族地区项目6789个、资金972.12亿元。强力推动市、县政府到民族乡现场办公全覆盖,2021年全省辖有民族乡的9个市组织到民族乡现场办公11场次,4个县(市)组织到民族村现场办公16场次,共帮扶民族乡村各类项目300个、资金7.38亿元,惠及26.6万各族群众。聚焦脱贫攻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将民族地区7个脱贫县全部纳入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范围,4个片区划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157个民族村纳入全省美丽乡村创建范围。2021年,全省民族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2亿元,较上年增加92亿元,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0万元和1.42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8.1%和11.8%;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邯港高速沧州段建成,带动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平泉市辽河源风景区。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蔬菜基地。
河北省民贸民品企业——邢台宁纺集团援鄂医用物资整装待发。

强化服务管理 促进嵌入融合

坚持以机制建设为根本,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服务管理为手段,以教育引导为保障,扎实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建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的城市民族工作协调制度,市、区、街道和社区四级城市民族工作网络不断健全,城市民族工作格局进一步拓宽。推动构建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事业,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化服务,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作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真情服务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着力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法为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积极促进有意愿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落户,全面享受城镇常住人口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广泛开展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其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与有关省区市建立“两头对接”工作机制,谋划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启动实施“就业招聘+人才培养”援疆项目,实现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兵团二师、西藏阿里中小学结对子3.8万余对,组织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少先队员到河北省开展主题夏令营活动,组织“冀疆情·巴州行”号旅游专列和自驾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城根营村,村民在文化广场扭秧歌。(王立群 摄影)

强化法治思维 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坚决推动这项制度在河北落地见效。坚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民族政策法规进行评估和调整完善,列出“立改废释”建议清单。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举措纳入省政府制定修订的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立法前期调研工作。健全完善民族政策法规执行体系,调整优化民族工作系统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指导各地用好政务服务平台,提高民族工作行政许可事项办理质量。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各族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将民族事务纳入平安河北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格局,以民族领域之稳拱卫首都政治安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绿树掩映下的草原乡村。(王艳义 摄影)

关键词:责任编辑:赵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