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变化 话发展
让群众也成为宣讲人
让百姓也成为理论“名嘴”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8月14日,围场塞罕坝沉浸式体验馆开馆,并对市民免费开放。县委、县政府紧抓伊逊南路生态文明示范街建设及“二次创业路”局部景观打造的特殊机遇,以征收改建的方式,将原有废置民居和建筑垃圾堆放场进行改造,建设了塞罕坝沉浸式体验馆。主要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基地(塞罕坝精神活动中心)、地窨子、马架子三部分组成,由此,围场又一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理论宣讲基地依托“围”(为)群众、“场”(常)有理千人讲团,取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意,旨在打通理论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宣讲中心内设桌椅、多媒体设备、宣传背景墙、塞罕坝展览柜等,能同时容纳60人开展理论学习、宣讲等活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基地活动的开展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两周以来,在此基地组织宣讲65场次,参与群众4000余人次,真正成为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摇篮。
为整合全县理论宣讲优秀资源、发挥好全县理论宣讲人才作用,围场从教师、老党员、社区工作者、村民理事会成员、优秀志愿者等群体中选拔了1105位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同志组建了百姓名嘴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围”(为)群众、“场”(常)有理千人讲团,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街头巷尾”、“柴米油盐”、“茶余饭后”,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形式敲开百姓“家门”,打开群众“心门”,将科学知识、健康卫生、农业扶贫等知识送到群众中去。
“除了每天五点半在实践基地宣讲外,我们还将讲堂搬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展庭院式、走廊式宣讲,说百姓话、拉百姓理,在面对面、心贴心的互动交流中把理论政策讲‘实’、讲‘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负责人表示。
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走心走实
理论宣讲就要担当起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创新宣讲模式和传播路径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
“动”起来、“活”起来
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