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时代新风

共传好家风 |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2022-09-13 11:10:00 作者: 来源: 河北日报
分享:

  编者按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塑造着人格、熏陶着性情。书香氤氲、言传身教,是许多教师家庭的真实写照。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他们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成就了无数人的成长成才。在大家眼中,教师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而走下三尺讲台,教师博学多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德,也深深影响着家人,浸润着子女的心。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河北日报文明河北专版刊发部分“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投稿作品,展现教师家庭的好家风、好故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王利明

  我出生在一个这样的家庭,从曾祖父开始,开启了四代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接力。曾祖父曾就读于私塾,学习刻苦用功。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迫中断学业的曾祖父参加了革命。

  曾祖父曾经受命于中共大名县委,组建了镇上的第一所学校。他一辈子历经坎坷,对教育倾注全部心血。可惜曾祖父早早去世,仅留下家谱里的寥寥数言:“雅中读书,刻苦自励,教授乡里,乐研善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时间已过去70余年,但曾祖父传承给我们的爱国、乐教精神,却历久弥新。

  受曾祖父影响,祖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到学校工作,当时学校建校不久,基础设施匮乏。作为老师,祖父和学生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上课时间,祖父带学生识字读书;下课后,他带着学生砌墙垒院,建设校舍。

  祖父一心扑在学校的事业上,在那所仅仅5间土坯房子的小学校里,走出的大学生却连续多年在县里遥遥领先。很多学生逢年过节都要来拜访祖父,祖父总是嘱咐他们说:“你们一定要做好人,要坚持读书、报效国家。”

  我的母亲也是一名教师,儿时记忆中,妈妈很忙,每天天不亮就去学校,冬天给教室点炉子、夏天给食堂熏苍蝇,上课后还要巡视课堂、巡查校园……那时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那么忙碌,直到后来帮她整理工作笔记,才真正了解了忙碌背后的真相。

  “要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急于求成。”母亲这句话后面,记录了当年的一个故事。四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厌学,说什么也不再回学校,母亲连续家访十余次,最后陪着家长把孩子送到县里餐馆打工,几天的生活磨炼,终于让孩子回心转意,再也没有出现厌学行为,孩子最终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

  “要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带有偏见。”母亲这句话的背后,也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因为多次和别人打架被班主任送到母亲办公室。母亲见他灰头土脸,就让他洗把脸,还拿出一块新毛巾给他用,孩子迟疑着不接,但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原来,这个孩子是气不过自己的妈妈被人嘲笑。母亲知道后没有批评他,陪他聊了很久,并鼓励他。后来,那个孩子参军,立了二等功,留在部队,一直驻守在边境线上报效国家。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十多个笔记本,写满了妈妈的工作笔记。2017年,妈妈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授予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荣誉证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活在教师大家庭的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敬畏和向往,恰如歌声里唱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自走上讲台,至今已有15年了。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我注重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让学生受教育、受熏陶,懂得“做事先做人”的道理,明白读书做学问的初衷和追求。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于2017年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2019年获得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大家访”活动先进个人,2020年获得河北省地矿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技术骨干人才”,2021年获得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等荣誉称号。

  一门师表,三尺讲台,代代家传。在我们这个四代教育世家,曾祖父、祖父、母亲都给我树立了良好榜样。我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做“教育的行动者”“灵魂的塑造者”“文化的守望者”,用有温度、有情怀、有获得感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作者单位: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一门三代桃李情 

  杨琳睿

  她被学生戏称为“扛把子”,90斤的她天天扛着20多斤的“神秘大包”来上课;有人说她是冥顽不化的老顽固,留着最难合格的作业,容不得一个错误的音符;有人说她是面慈心软的申妈妈,给予掉队学生无数次机会、无限的关怀包容……

  申雪娜出生于教育世家,家里三代人都走上了三尺讲台。她的爷爷奶奶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投入基础教育事业的知识分子,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她的父母也为教育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教育世家的成长背景让年幼的她有了教育情怀,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和父辈祖辈一样,做一名人民教师,一辈子勤勤恳恳、博学审慎。

  2006年,申雪娜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成为河北科技大学的一名教师。她说,到现在还记得,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手心里全是汗,讲台下几十双眼睛在期待着,那时她也更加坚定了要秉承祖辈、父辈们的志向,坚守三尺讲台,用一腔教育热情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

  为了更好地授课,毕业后的申雪娜经常回母校向前辈们讨教、学习,购置最新的专业书籍进行研究。她讲的课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无论学生的提问多么刁钻古怪,她都能给予满意的答复,因此有一个绰号叫“难不倒的申老师”。

  她很快有了一群学生粉丝,有的甚至都没上过她的课。她的教学工作也开始不断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粉丝们常常将课外的实践作品发给她,她也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为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为了尽快修改出作品,她将自己的时间调成“36524”模式,学生们收到她的修改建议常常是凌晨三四点了,有学生在社交平台上说:“收到申老师凌晨发来的修改建议,不好好改都觉得不好意思了。”申雪娜却告诉他们:“我的母亲也是老师,小时候半夜醒来也总看见书房的灯亮着,当时只觉得心疼,现在才理解她为什么这么做。”

  在申雪娜的指导下,学生作曲水平飞速提升。因为成绩优异,在2020年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申雪娜获得文科组一等奖。

  经多年教学积累,申雪娜也成为毕业生心中的“老先生”,毕业生们在工作中遇到专业问题依然愿意求助她。有一次,一个毕业生在深夜给申雪娜打来电话,电话接通后来不及寒暄,直接问“湖南味道的音乐怎么写”。

  问清原委后,原来是这位毕业生要为电视台的一场晚会创作开场曲,对方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有湖南味道”。当时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并没有相关内容,可申雪娜依旧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他进行了讲解,让他出色地完成了创作项目。

  申雪娜也敏锐地捕捉到行业需求,立即对创作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征求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在短时间内增设了《音乐风格摹写》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可以掌握不同风格音乐的创作手段,更好地为电影电视等综合性艺术提供创作服务。这门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了讲好这门课程,申雪娜奔赴世界各地采风,自行购置乐器和资料学习,慢慢积攒了几十种乐器。每次上课,学生们都会看到她用瘦小的身子扛着一个巨大的包裹,包里面都是她的宝贝——那些来自海内外的各式各样的乐器。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如今,申雪娜已经送走14届毕业生。谈及未来,申雪娜说,自己将用一言一行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为国家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让教育的理想薪火相传 

  陈艳梅

  一家三代,接续奋斗;九十六载,矢志育人。我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扎根乡村教育40年的退休老教师。从小耳濡目染,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我藏于内心深处的梦想。

  祖父一直坚信农村娃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有更好的前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有一些孩子没读完高中便辍学到外面挣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祖父总是全力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厌其烦地向大家传递“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人生”的观念,努力不让一个孩子中途掉队。

  “陈老师,感谢您当时劝我让孩子继续读书,现在他师范毕业当老师了”“如果不是您当时鼓励我参加作文竞赛,我也没有今天的成绩”……祖父用爱和坚守改变了无数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从懂事的那天起,我就一直感受、濡染着那份认真与执着。

  祖父酷爱书法,喜欢读书看报,桌子上总是放着各式各样的笔记本和宣纸,儿时的我最爱闻那淡淡的笔墨香。不管是备课本还是摘抄笔记,他的字迹永远是那么整齐。村子里谁家办喜事了,都会找祖父帮忙写“囍”字和对联;春节时,写春联、贴春联也是祖父的事情,我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后面打下手。

  孝敬长辈、友爱兄弟,清白做人、堂堂正正,祖父和父亲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的。因祖父常年住校,一直在本村执教的父亲工作之余还要帮衬家里。书桌前,有父亲伏案批改作业的背影;讲台上,有父亲声情并茂讲示范课的声音;课桌旁,有父亲耐心辅导学生的样子……这一切深深刻在我脑海中。父亲经常教育我们,无论何时都要老老实实做人,低调做人;认认真真做事,高调做事。

  一本本红艳艳的荣誉证书是对父亲勤勤恳恳教书育人的认可,更是我内心深处永远的自豪。父亲正是用这种朴素的力量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一颗守初心、勇担当的种子。在祖父和父亲言传身教之下,我把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自己的梦想。就业时,我选择了教师职业。

  工作中,我将自己比作一位农民,辛勤耕耘。我始终深信:没有种不好的地,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17年来,我荣获校级以上荣誉称号78项,其中,省级12项,市级25项。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深知,传承的力量从不止于一时,只有对教育事业不懈努力与孜孜追求才是对一家三代教育家风的传承和接力。

  2016年,我的家庭荣获“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称号,这也更加激励我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父辈教诲,传承教育家风,坚守父辈“择一业、精一事、终一生”的人生信条,用爱与责任为学生们撑起一片蓝天。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

  在热爱和坚守中传承教育使命 

  魏风仙

  这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家庭,守心一处,默默耕耘;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教师家庭,58年间,一家三代五名教师,教坛接力,在热爱和坚守中传承教育使命。

  父亲魏怀起,完小毕业后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挣工分。196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被选中做村里的代课教师,一干就是8年。因为业绩突出,1972年,父亲由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从此吃上了“公家饭”。每次谈起这件事,父亲内心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感激,这让他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

  因为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一直担任小学一至三年级的课程。工作期间,他通过自学进修取得中等师范专业的毕业证。从教40年来,父亲一直怀着敬畏教育、敬畏学生、敬畏知识之心。

  因工作需要,父亲服从安排,曾到边远山区平山县下口镇泥里河小学、北冶乡三家清小学等地任教。令我佩服的是,父亲无论到哪个学校,成绩都会排在乡镇前列,即使到了成绩特别差的学校,不出一个学期,成绩就会赶上去。父亲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当地百姓争着抢着请他到自己的村里教学。更令我佩服的是,父亲教的学生都是小孩子,但是父亲却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年都会有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学生来看望父亲,还收到从四面八方寄来的明信片,这让父亲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一个只有完小毕业的老师,如何长期令学生和家长满意?凭的就是父亲热爱与坚守的教育情怀。父亲爱好广泛,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唱歌、吹笛子,课余时间就教学生写毛笔字、唱歌。课堂上的父亲总是激情满满,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爱上学习,爱上写字,爱上唱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亲就是凭着这种热爱和韧劲儿,走过了48年平淡又充实的教育人生。父亲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促使我从小就用虔诚的眼光来看待教育。

  1988年,无极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平山县下口中学任教,至今已走过34个年头。工作上,从一名普通教师到现在古月中学的校长,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从任教一个学科到带领一个班级,再到管理一个学校、执掌一个学区,一路走来,我始终不忘教育初心,学生们的目光、家长们的期待、父亲的嘱托,时时处处提醒着我认认真真走好教育事业的每一步。

  在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下,儿子上五年级就学会了吹笛子、弹电子琴,还在大型活动中登台演出,并把这个兴趣一直坚持下来。2011年高考,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表演系竹笛专业。大学毕业后,小两口同时考上平山县特岗教师。我的女儿现在也在鹿泉区铜冶镇南甘子小学任教美术学科。

  一家三代八口人,五名家庭成员都是教师,一家人在教师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我们将用不懈的追求诠释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用热爱和坚守的精神传承教师职业的节操,让师德师风在家风传承中闪光。

  (作者单位:平山古月中学)

  书香润泽人生

   马子亮

  我家是书香家庭,门口上方写着“耕又读”三个字,县政府颁发的“教育世家”大匾至今也仍挂在大厅的正面墙上。

  爷爷马桂林,是巨鹿县田寨村人,大家都叫他“大先生”,终生酷爱读书,知识渊博,是三乡五里有名的“活字典和百科全书”。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需要写一些引帖时,总是会把他请到场。爷爷因为当时家庭条件差,只上了三年学就辍学在家,但他并不甘心,经常利用劳作的间隙跑到私塾窗户底下听老师讲课。成年后,他如愿以偿当起了老师,授课时也能引经据典、出口成章。

  父亲名叫马坤祥,参加革命后便化名“马克”,寓意信仰马克思主义,将革命进行到底。爷爷对父亲要求一向很严格,不但要求他学好课本知识,还要求他博览群书、练好书法。在中共冀南二地委工作期间,父亲因为有文化,又写得一手好字,被八路军看重,当上秘书又兼任教员。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被安排到本村高小任校长。在任期间,全校师生培养起爱读书的风尚,教学成绩直线上升,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

  我遵从长辈教诲,从小认真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作为“老三届”初中毕业生回乡后,我开始了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在繁重的体力劳动间隙,我也未曾放弃过读书学习。后来,村民们推荐我当了民办教师。在学校里,我一边教学,一边读书学习;晚上回到家,妻子忙着纳鞋底,我就抱着孩子学习。在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后,我还自学了初三和高中的全部课程,在教师应聘考试中,荣获全县语文第一名。

  1981年,经过预选、初选、考试、政审,我高分考上了威县赵庄师范。重新坐进课堂后,我牢记读书的家训,珍惜这个不易的机会,坚持刻苦学习,顺利取得了中师毕业证。至此,我正式成了一名光荣的老师。

  读书的习惯在儿女身上继续传承,他们努力学习,纷纷踏入了不同的大学接受深造。“书香润泽人生,这一切都离不开读书啊!”每当一家人欢聚一堂,享受着幸福时光,我总是会感慨万千。

  (作者单位:巨鹿县关工委)

  “拿事当事干”

  张春英

  今年7月,我荣获“河北省师德标兵”称号。这份荣誉背后,“拿事当事干”的家风在我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祖孙三代二十余人。“拿事当事干”这句话爷爷一直挂在嘴边,他总说: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分内事情干好,只有大家都干好了,集体才会好,国家才会好。

  爷爷当年是生产队的饲养员,饲喂着一群驴牛骡马,长年累月忙碌在牲畜圈里,每天只是到吃饭的时候回一趟家,赶上有骡马生病,几天几夜不回家,一直细心守护。

  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不富裕,父亲为了把菜卖个好价钱,总是到很远的地方赶集,经常在我和弟弟还没醒时就已赶着马车上路,到晚上我们睡觉时还未到家。母亲在我上小学时患上气管炎,身体极度虚弱,为了减轻父亲的担子,她喂养了几头猪,说是不仅可以换些钱,还可以改善伙食。记得有次放学回家,看见咳嗽不断的母亲在猪圈里跪着给一个生病不肯吃食的小猪仔喂食,我的眼泪忍不住往下流,母亲搂着我说:“这是妈妈该干的,每个人都干好自己的事情,咱家会越来越好!”

  在父辈们的感染下,“拿事当事干”成了我们的信条。我和弟弟妹妹们先后考上不错的大学,毕业后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成为单位骨干。

  扎根教学27载,我累计讲授了20门课程,为近万名学生上过课。1995年,我来到华北理工大学理学院,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那股子拼劲儿让我触动极深。1998年,我被选为计算机基础课部主任,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2000年,为了完成一个课题,我经常工作到深夜,在不懈努力下,学校先后完成河北省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

  2016年,学校安排我负责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空间安全硕士一级学科的筹备与建设工作。因学校搬迁到曹妃甸,经常一住就是一周,周末才回趟家。我利用晚上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科研、竞赛训练等,学生们都说:“看见张老师在学校,心里踏实!”你追我赶、拼搏进取的学风逐渐形成。

  对于自己的女儿,我也时常告诫她要“拿事当事干”。孩子秉承勤劳、善良、肯干的优秀品质,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现在也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们一家将继续扎实干好每件事,用“小家”文明构筑“大家”风尚,把“拿事当事干”的家风不断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三尺讲台传家风

  黄再生

  立志做一辈子教师,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是邢台市育红小学副校长赵春波传承家风的独特方式。

  赵春波的父亲从教几十年,不贪名利、潜心育人,这促使赵春波一路“向阳而生”,他与同样是小学教师的爱人将教书育人视为家里代代相传的共同理想,今年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也立志将来报考师范院校,从事教育工作。

  在赵春波的记忆里,父亲不仅教授学生文化知识,还帮助了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继续学习,带领一批批农村娃用知识照亮人生。

  一本“卖菜账簿”让赵春波印象深刻。他父亲的班上经常有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交不上学费而影响学习的学生。当时他们家属于菜农,母亲每日操劳、精心打理的蔬菜总能在菜市场上卖个好价钱,父亲这个时候总能想方设法说服母亲,把卖的菜钱拿出一半给班上的困难学生。起初,赵春波的母亲并不理解,后来,慢慢地也开始支持丈夫。

  “不管将来这些孩子干什么,都得先成人,当老师就是帮他们成人。”赵春波的父亲常常这样说。“知识改变命运”“老师能够成就人”的种子,也在赵春波心里深深扎根,这也更坚定了他一辈子奉献三尺讲台的人生目标,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师范院校。

  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赵春波始终在学校各岗位上兢兢业业、创新实践。除了搞好专业教学,他还开创了邢台市第一个校园艺术节以及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校园节日,开创了第一个面向家长的公益“育红大讲堂”、第一个走进社区的“家长议事厅”、第一个小学生思政平台“鸿蒙思政小剧场”等多项“第一”。

  近年来,他在工作中发现,“80后”“90后”父母工作节奏快、育儿理念和实际行动脱节等现实问题突出,真正承担养育孩子责任的仍有大量的老人。鉴于此,邢台市育红小学在全市首创“隔代亲、智慧爱——家风家训浸润一生”隔代教育访谈栏目,推荐在家庭教育和家风塑造方面做法突出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作为家风家训宣讲嘉宾走进校园,与学校老师进行访谈式教育话题讨论,将一个个朴实又闪亮的家庭教育经验推广到千家万户。栏目开办至今已推出5场专题,受众近2万人次,受到家长一致好评。

  因工作成绩突出,赵春波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国学教育先进个人”等。

  (作者单位:邢台日报社)

关键词:家风,二十大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