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五大创建

邢台市全力打造垃圾分类“邢台模式”

2022-09-19 10:07:05 作者: 来源: 邢台日报
分享:

近年来,邢台市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垃圾分类的决策部署,把习惯养成、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制度保障、机制健全等作为主要抓手,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系统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邢台模式”,推动广大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参与度明显提高。

全链条处置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日前,在沙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辆辆满载垃圾的清运车辆,正整齐有序地卸运垃圾。当车辆通过高架引桥靠近卸料平台坑槽时,快速感应门自动打开,垃圾收集车辆将垃圾缓缓倒入。同时,控制室内工作人员操作大型钩臂,陆续将坑槽内具备焚烧条件的垃圾投入焚烧锅炉。整个过程全封闭作业,并设置了气幕机、负压控制和自动喷淋除臭系统等,现场几乎闻不到任何异味。

“目前,全市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率先在全省实现垃圾全量焚烧。”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主任李莉说,我市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全链条处置阶段,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35%,资源化利用率超60%,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提前完成了2025年国定目标。

狠抓前端分类投放。全市已有32个街道办(乡镇)、80个社区、800余个小区,600余家公共机构(主城区322家实现全覆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其中,市开发区和邢东新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覆盖。

规范中端分类收运。市主城区配备分类收运车辆共225台(可回收物收运车100台、厨余垃圾收运车15台、有害垃圾收运车4台、其他垃圾收运车106台),统一标识、规定路线、定时定点收集转运,并规范台账,明确垃圾流向。

强化末端分类处置。在厨余垃圾处置方面,建成大型处置设施1座,日处理能力约150吨,同时,利用阳光堆肥、就地处置设备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在可回收物处置方面,建成再生资源分拣中心2座(回收驿站25座),在建1座,建成后日处理能力预计可达200吨,并逐步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在有害垃圾处置方面,建成有害垃圾贮存点2个,在全省率先与有资质企业签订了处置协议,待达到一定数量后,交由该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强化试点建设逐步扩大分类覆盖范围

9月13日一大早,信都区盛世公馆小区居民张广新来到分类智能垃圾箱前,扫描二维码,按照提示将自家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并收到本次投放的可回收物的种类、重量及获得的相应积分等反馈信息。“积分可以兑换米面油、鸡蛋、蔬菜等生活用品,上周我就用厨余垃圾和旧衣服,兑换了1斤鸡蛋。”张广新说。

“盛世公馆小区是我市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样板小区。”市城管局环卫中心垃圾分类科科长吴志磊介绍说,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目前我市主城区具备垃圾分类条件的小区共有591个,约占市主城区小区总数的72%,已建成108个“4+1”(四分类+大件垃圾)特色分类小区,5个示范街道片区。市主城区设置集中分类投放点1873个,完成升级改造1033个,打造样板投放点230个。

据介绍,今年年底前,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市主城区(包含南和区、任泽区)75%以上的居民小区将具备生活垃圾分类条件;覆盖范围内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襄都区、信都区、南和区、任泽区至少新建2个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片区、2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逐步推进撤桶并点工作。市主城区各区实施范围内,全部开展“4+1”(四分类+大件垃圾)特色分类模式,逐步推行“4+3”(四分类+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园林垃圾)分类模式,鼓励拓展“4+N”分类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县(市)逐步推行“4+1”分类模式。

多举措发力倡导绿色生活新风尚

日前,在市开发区国际新城小区内,垃圾分类督导员身着工装值守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对每位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现场督导。

邢台环卫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为有效规范居民投放习惯,提升分类投放准确率,公司在该小区推行“撤桶并点、桶前值守、定时定点”作业模式,每天早、中、晚垃圾投放高峰期,垃圾分类督导员“桶前轮岗值守”,监督、矫正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促进居民习惯由“随手扔”到“随手分”转变。

据了解,为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我市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推动工作机制和“三定一督”管理制度,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督导活动。

关键词:垃圾分类,邢台模式责任编辑:段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