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老旧小区
进行文明劝导
提升市容环境
开展志愿服务……
一场全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
正在衡水大地涌动
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是每一个衡水人的心愿和追求。近年来,衡水市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将提升群众幸福感摆在突出位置,把每一项创建指标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惠民工程来抓,让群众共建共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设“更具有影响力的道德高地”的实践场景,推动崇德向善的文明新衡水建设迈上新台阶,衡水市广大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在各项重点工作中勇当先锋、敢做表率,积极深入一线,把增加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畏困难、不折不挠、坚定不移地推进创建工作,以冲刺的姿态、超长的举措和过硬的作风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实,受到群众普遍赞誉。
深入一线 强化责任抓落实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的是城市内外颜值,服务的是经济发展大局,受益的是人民群众。
今年以来,衡水市认真谋划,周密部署,高质量推进16项系列专项行动。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创建任务分工,奋战在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等各个主战场,舍小家、顾大局,节假日不松劲,创建工作不打烊,昼夜不停,以“向我看齐”的勇气和干劲,啃下硬骨头。
各区主要领导强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把手”工程的理念,建立“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条线部门共同抓,广大市民齐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积极带头落实“一岗双责”,采取分块结合的分包制度,市、区领导既分包主管行业又分包街道、乡镇辖域内全部创建点位。
各责任部门“一把手”高度重视本地本部门创建工作,每天一踏查,一周一调度,对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亲自过问,认真研究,及时解决,落实网格化、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机制,责任到人,确保了各项举措的落地见效。
聚焦问题 精准创建促提升
创城无盲区,责任无空白。衡水市继续延续创城网格化管理的经验做法,科学划分,对无物业小区和存在重点、难点问题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进行包片、包段,由各单位、各部门包点位,形成了区、镇街、社区齐抓共管的创建网格员,实现创建全覆盖、无死角。
桃城区通过建立部门单位包建工作机制、片区创建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变帮建为包建”,压紧压实部门包联责任。坚持“横纵结合 全面推进”的原则,不断完善片区创建体系,由2021年20个片区增加至目前28个片区,23名区领导分别担任片区长,深入一线现场办公,重点推进医院、市场、交通场站等各类重点点位及周边区域的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了区域创建水平。“我们将创建任务一项一项梳理出来,把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落实到每一个网格,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身上,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留死角!”桃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冀州区继续加强纵向“1+11”领导责任体系和横向“8+10”属地责任体系,形成区级领导担任街长、片长、指挥长,包点位、包小区、包街道、包路口的工作局面。各乡镇、部门落实“三清单一台账”,做到了任务、标准、责任、人员、时限“五落实”,确保了创城工作落到实处、落地有声。与此同时,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成立了“创城攻坚小分队”,采用“网格化”治理模式,将全区所有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和商户企业划分为131个网格,由127个机关事业单位分包,定岗、定人、定责,形成了包建单位、居民小组、网格员、片警、物业共同参与的网格化治理格局。
众志成城 凝聚合力助推进
党员干部带好头,广大群众才有参与的好劲头。
看到脏乱差现象,拍下来发到社区微信群里;看到地上有烟头、垃圾随手捡拾起来;看到党员志愿者们在清理荒草,抄起工具去帮忙……在文明城市创建热潮中,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衡水市广大群众和志愿者纷纷参与进来,以实际行动提升城市文明,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在创建工作中,各创建单位和乡镇、社区充分发挥干部做表率、党员当先锋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创城周末志愿行”“村庄环境大整治”等活动,全体机关干部“披坚执锐”,身穿红马甲,携带铲子、喷壶等工具,捡拾街道地面垃圾、清除墙面小广告,规范车辆停放、清理占道经营等,同时对广大市民开展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宣传引导,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城工作中。
衡水市广大干部以不忘初心的作风和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创新干,以超常举措和过硬作风推动了创建工作落实,使湖城既提“颜值”,更塑“气质”。如今,走在衡水市区,城市街道有序通畅,社区环境干净整洁,志愿服务周到暖心,广大群众乐享创城带来的成果和实惠。“创城不仅提升了我们的城市环境,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幸福,有这些党员干部做榜样,我们也要参与进来,为我们的创城贡献力量。”衡水市民张爱稳表示。
下一步,衡水市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转变工作作风、以转作风作为抓手推进创城工作,树立问题导向,坚定信心,全员深入一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再掀创城工作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