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
听听他们的家风故事,一起感受奋进力量
编者按
良好的家教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家教故事,到“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的家风家训,无不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和高尚的家国情怀。这些优良好家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今年我省组织开展“‘双争’有我 家风传承”2023年河北省善美家风故事征集宣传展示活动,持续深化“双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最近在读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其中的好家风令我感动,尤其是大三线建设工人周志刚伟岸的父亲形象,不禁让我联想起自己的父亲。
每一个家庭的兴衰与否,都与家风、家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子女的品质言行。我家的家训是“厚德载福,天道酬勤”八个字。
家庭恩赐我最多的,便是如山般深沉的父爱,长大后脑海中还时常浮现父亲粗糙的双手。
“奋发奋斗奋进”是父亲一辈子的人生底色。他七岁时,我的奶奶因劳累过度离开了这个世界。父亲少年时就不得不去捡煤核儿,跟着师傅学磨刀、磨剪子,还做过木匠活儿。父亲辍学早,没什么文化,但苦难不能阻挡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父亲努力向前奔跑。
20世纪90年代,父亲从邯郸市第三塑料厂下岗,开始自谋出路。他修过自行车,配过钥匙,焊制过防盗窗、安全门,劳动人民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记得儿时的冬天特别冷,风总是呼呼地刮。那时骑车上下学的我,都会被父亲包裹得严严实实,手套与帽子一个都不少。但是在户外工作的父亲从来不戴手套,因为戴上手套会影响到他的工作质量与进度,所以每到数九寒天,他的手上便冻出一道道红色血痕。父亲发现我眼含泪水,轻声安慰说:“闺女别难过,爸一点儿都不疼,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心里踏实。你一定要争气,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家庭、对咱家乡有用的人。”天虽寒冷,但父亲那颗积极向上的心如冬日里的暖阳,照得我热乎乎的,他的谆谆教诲至今仍时常回荡于我的耳畔。
父亲的手特别灵巧,不管做什么都努力做到最好。没有学过绘图的他,在36岁那年勇敢拿起铅笔头儿,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经过没日没夜地刻苦学习,他焊制出的防盗窗、安全门,不仅结实耐用,花型也美观大方。因此,他的小生意日渐红火,回头客日益增多,有的顾客还成了朋友,帮着介绍新业务。
父亲的业务越忙,他的手就愈发粗糙,尤其在干燥的北方,仿佛总是长着一层薄薄的刺,摸起来会扎人。
因为父亲的不懈努力,家里的日子越过越殷实。20世纪90年代,家里就购置了窗式空调机,在炎炎夏日给我们的小家送来清凉与舒爽,让一家老小开心不已;松下牌黑白小电视,也被父亲换成了牡丹牌大彩电,一到暑假我和弟弟就会守在电视机旁,津津有味地吃着雪糕,观看电视剧里的“许仙与白娘子”。父亲呢,却还在烈日下汗流浃背,拿着电焊枪,为我们的小家不断辛劳工作。
1997年,我读高中一年级,迷上了计算机。父亲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有一天放学回家,一台价格过万的联想牌计算机陡然跃入我的眼中。要知道,那个年代的一万多元或许是一个家庭的年收入!
转眼间,我已42岁,父亲也年逾花甲。踏入不惑之年的我,真的是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自己从没想过的好日子。如今,父亲退休在家,静享含饴弄孙之乐,他的手亦红润细腻了许多。父亲用他那双勤劳的手始终在默默践行、弘扬劳动精神,教育激励他的儿女不断奋勇向前。
(作者单位:省新闻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