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以各地常态选树的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为基础,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文联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进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将持续在《“双争”榜样》专栏推出,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栏目,旨在更好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双争”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引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文明风尚维护者、美好生活创造者,以典型榜样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双争”榜样 —— 陈奎
陈奎,男,1952年5月生,迁安市建昌营镇初级中学退休教师。他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40年,在2010年8月退休后放弃了安逸的晚年生活,组建民间文艺团队,自掏腰包2万余元购置服装、道具,组织文艺队创作《谈婚论嫁》《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小品,累计下乡义演140余场,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荣获迁安市、唐山市“文明标兵”等荣誉称号。
台前,幕后
沈庆
一
天色渐渐暗下来,马也像这天色,温吞着渐行渐慢,一任马车夫呵斥、鞭抽,怎么也跑不起来了。
瘦马是真的疲累了。18个人像木车的挂件一样,叽里咕噜挂得哪哪儿都是。起初,大家还有说有笑,随着夜逐渐深下去,大多缄默了,生怕一张嘴西北风咬疼咽喉。风裹挟着沙粒,啪啪扇着脸,鼻涕不由自主淌下来。
17岁的陈奎,深切地感受着冻是一种疼。疼导致了手脚麻木,僵硬,身体却筛着糠,心也抽搐着。他不敢哭出声,怕人笑话,任眼泪冻结在脸上。
颠簸在疙疙瘩瘩的土路上,晚上十点左右,才到达了要演出的村落。
这样的夜行路,在陈奎17岁那年,走了43趟。
平安村文艺队从根治海河的工地演出回来后,就在迁安各乡巡回演出。白天在一个乡演完后,连夜坐马车赶往下一个乡。
陈奎当时还是个高中生,之所以加入到文艺队,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二胡、舞蹈、双簧、三句半、对口词、多口词、戏曲都拿得起来,这棵“艺术苗苗”就被抽到了文艺队,到天津根治海河的现场进行为时两个月的文艺演出。
那时,各地都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在冬闲不耽误农活儿的时节,凭借一把把铁锨、一辆辆独轮车、一把子使出浑身力气的干劲,千军万马战海河。为了鼓舞士气,活跃民工的文化生活,除了每天工棚喇叭播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外,还有文艺队表演节目。陈奎印象最深的,是给歌曲《金珠玛米亚古都》配舞。他演唱的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深山问苦》,一腔一调都有板有眼,博得民工阵阵喝彩。
巡演不久后,陈奎参军入伍,业余时间成为连队文艺队和篮球队的主力。也是在那时,陈奎学会了扬琴。退役后,他成为一名教师,教过体育,也教过音乐。退休后,又学会了打架子鼓。2010年,他组建民间文艺团队,15年下乡义演140余场,为5万余群众送去了文艺大餐。
命运,往往有一种奇妙的暗合,从17岁那年的全乡43场巡演,到退休至今坚持15年的全镇乃至迁安全市范围内的义演,竟是如此相像。
二
现年72岁的陈奎,黝黑矍铄,腰杆笔直,体态、精神完全不像古稀之人。他是迁安市建昌营镇平安村人,全国传统项目优秀工作者。
2010年8月,陈奎退休。有一天,他溜达到老庙岭的烈士纪念碑附近,忽然听到“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的歌声。近前,发现是四个老太太在唱歌,巧的是,其中一个是陈奎的师妹。
通过和师妹聊天,陈奎得知她们只是唱一些老歌,或者跳跳广场舞,便萌生了组建文艺团的想法。他觉得,作为长城文化古镇的建昌营镇,百姓的舞台应该更大些,文化生活应该更丰富多彩,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才更有意义。
说干就干。陈奎自任乡村文艺团团长,不到一个月文艺团就发展到十几个人,节目也在歌曲、舞蹈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品、器乐、情景剧等门类。
文艺团成立之初,困难重重。首先是演出器材短缺,征得老伴儿同意后,陈奎自掏腰包2万多元,购置了演出需要的服装、道具等20多件物品。队员们水平不齐,有的仅仅是爱好,一点儿基础也没有。陈奎除了自己做技术指导,还利用人脉关系邀请专业的音乐、舞蹈老师,手把手教队员们声乐、舞蹈、乐器等方面的知识。
演出的场地,就在村边的小山上。春夏之季,树林荫翳,鸟鸣阵阵。大家互相切磋,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细细雕琢。最难的是冬天,因山上地势高,棉袄外面套着棉大衣,依然冻得瑟瑟发抖。排练歌曲,声音自带颤音。排练舞蹈时,尽管大家可劲卖力,刺骨的寒风还是从衣领、袄袖灌入身体。
不得已,他们把排练场地搬到了废弃的老高中的教室里。教室已破败不堪,经年的风吹雨淋导致窗户木棱朽了,玻璃也残缺不全。大家从家中拿来塑料、板条、锤子、钉子,小心敲掉碎玻璃,钉上塑料布。教室的门早已不知去向,队员拿来自家的旧棉门帘,将门帘上方钉到门框上。他们又动手搭土炉子,从山上捡来枯枝作柴火。火苗蹿起时,大家的心热乎起来,排练的情绪也随之高涨。但柴火很快烧光,屋里犹如冰窖一般。可每天去捡柴也不是个办法,于是陈奎又自掏腰包买了一吨煤。之后好心人又赞助了一些。就这样,在这间破教室里,大家坚持了两年节目的排演。
后来,镇、村支持,把建昌营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一楼的一个厅作为他们排练的场地,这下有了空调,他们再不愁大冬天瑟瑟发抖,大夏天汗流浃背了。
小品和情景剧的编剧、排演,都是陈奎。有时他和乡亲坐一起唠嗑,唠着唠着,一个剧情就闪现在脑海;有时他摆弄手机,从小视频里发现一些事件,又一个剧目诞生了;也有时,他从历史故事、红色经典中挖掘素材。
夜深了,山村阒寂无声,劳作了一天的村民渐渐沉入梦乡。陈奎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敲击键盘。他创作的作品通俗易懂,鲜活有趣,既富有时代气息,又弘扬社会正能量。
舞蹈是歌颂党、歌唱祖国的自编舞蹈,如《花开中国》《春天的故事》等。歌曲是红歌及昂扬向上的现代选曲,如《为了谁》《走进新时代》等。情景剧以历史事件和真实故事为主,如《风雪长征路》《好人余长富》等。小品选材有与时俱进的,如《擦亮眼防诈骗》《信访条例进农家》等,也有弘扬正能量的,如《该不该管》《仁义胡同》,还有移风易俗的,如《谈婚论嫁》《随礼》,孝老敬亲的,如《劝夫孝母》《妈妈的心愿》等。
陈奎清晰地记得他创作的第一个小品《老来难》,演员只有一人,如泣如诉的道白,淳朴本真的表演,让观众看得泪流满面。第一场演出在金老五饭店门前,那真是人山人海,掌声、喝彩声不断,演出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走,直说没看够。后来,他们的演出得到了一些商家和群众的热心支持,他的几个学生集资5000元,为艺术团购买了舞蹈服装和音响。百姓的喜爱和支持,更增加了陈奎的信心。
为了创作剧本、剪辑视频、保存资料,15年来,陈奎更换了三台电脑。对于家人,陈奎很感激,妻子也好,儿女也罢,都默默地支持着他。他自掏腰包购置器材,千儿八百地买药资助困难队员,带队演出星夜而归,古稀之年依然亲自装台卸台,他们都不曾有过半句怨言。只是,疼惜地嘱咐他注意身体。
“没有亲人的支持,我坚持不了15年。”陈奎不无感慨地说。
三
2010年,文艺团开始走出建昌营镇下乡巡演,服务于迁安更多的父老乡亲。
那时的山间小路,崎岖蜿蜒。有的演员骑着自行车,脚镫子吱吱作响,与树上鸟鸣声此起彼伏。有的骑着电动车,骑远了就慢下来等等骑自行车的人。大家心情愉悦,一路说说笑笑。陈奎可没有这么轻松,他既目视前方,又横扫整体,时刻关注着大家的安全。后来条件好了,路修得平顺,大家有了轿车,有时镇上也派车,陈奎才放下心来。
如今,文艺团已发展到30多人,老中青三代。
建昌营镇文化站主任杨小松是陈奎的老搭档了,陈奎写好剧本,选好节目,都发给杨小松看,他审核后,文艺团的节目才算定下来。“这些演员都是咱身边的群众,接地气,他们演的节目老百姓爱看,容易接受。文艺滋养身心,的确是这样。”
大嗓门,大脸盘,大卷发,带着浓重方言的张艳娥,一看就是个快言快语的爽利人。60岁的她,显得比同龄人年轻,说话中气十足。她边说边比画,“我就是个种地的,啥也不懂,是陈老师把我领上道儿。陈老师给我打气,鼓励我学。他让我演男的,我就演男的,他让我演女的我就演女的,需要我演啥我就演啥。”她说话几乎刹不住闸,语言极具感染力,“我们排练《风雪长征路》时,陈老师指导得可细致了。这个动作不对劲,后仰了,你得往前倾;入党时,手怎么握拳,眼神怎么坚毅;怎么插刀,刀刃冲哪面,取刀时怎么拔出来,每个小细节都得到位……”
“现在,我们演出都演到了唐山大剧院、秦皇岛等地,小百姓登上了大舞台,忒开心呀!”也不怪张艳娥自豪,文艺团参演的作品《长征》在“百姓舞台群星风采”2021年度唐山市群众文艺团队“大比武”活动中荣获舞蹈类优秀奖;小品《仁义胡同》获同一比赛戏剧类优秀奖。
像张艳娥一样,每个文艺团的演员都热爱着这份特殊的“职业”,他们身兼多重身份,但能成为“演员”,能为群众带来欢乐,是他们最高的荣耀。
张庄村63岁的包玉杰提起陈奎,止不住地称赞。一个舞蹈动作,跨步、旋转、甩头,陈老师示范了一遍又一遍,纠正了一遍又一遍,那份耐心,不亚于指导小学生。包玉杰看到年轻人舞蹈动作灵活而轻盈,就不自信地想打退堂鼓。陈奎鼓励她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魅力,展示自信风采,舞出老年人的精气神儿,更有意义。在陈奎的指导和鼓励下,包玉杰成了领舞。
在陈奎的影响下,一些农民演员成为了村、镇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刘建富、刘国中、马文琴、任凤荣……换上服装,是舞台上的演员;挥起扫帚,是村里的义务清洁工;拿起推子,是孤寡老人的免费理发师……
“干任何事,总有人支持,也有人不理解,甚至有人对我质疑过,我从不去理会,心放正就好。暖人心,就是暖自己的心。” 陈奎吸了口烟,不急不缓地说,“现在,我的年龄一年比一年大,舞蹈排练副团长白玉英唱主角,小品排练我培养了年轻演员李娟、朱玲,他们完全能胜任。希望三位接班人发扬团队传统,早日挑起担子。我会继续发挥余热,创作更多作品,为百姓带来更多的欢笑。”
陈奎,从一个坐在马车上奔跑于寒夜里的文艺传播者,到自编自导播撒文明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导演者,再到乐当乡村文艺的守望者,他一直活跃在农村大舞台的台前幕后。
作者:沈庆
沈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发表于《散文百家》《共产党员》《河北日报》等。合著书籍《小日子 大时代》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