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

关注 | 靠根深结出好果

2019-10-21 12:01:25 作者:唐剑锋 来源: e观沧海
分享: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5年来,全国文艺创作、文化事业、文化市场、文化风气气象一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10月15日,全国文艺界“崇德尚艺、潜心耕耘,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在京召开。(10月16日人民网)

有人说: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扎根人民,才能结出好的“果子”,结出大的“果子”,小树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没有人民这块肥沃的土地滋润,艺术的小苗就会弱不禁风;艺术工作者,将自己的根置身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才能获取养分,有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植根于人民,犹如鱼儿得水。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深有体会的说:“每一次深入基层,我们都深切地感到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我们文艺工作者只有不断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感受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才能创造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才能不辜负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最高追求,也是一生不懈的努力;然而,却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深入生活,只有静下心来,只有靠真情实感,才能把人民群众身上新时代的饱满热情、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状态,书写出来。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关牧村说:“有了人民鱼得水,失去人民树断根,是人民给了文艺以生命力。这些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多地将优秀作品送到基层,以后我们应该更多地走下去,让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凝聚人心、鼓舞人心,助推国家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关牧村把人民比作“水”,把人民比作“根”,而把自己则比作“鱼”,比作“树”,用切身体会告诉人们:艺术才华一旦离开人民,将一事无成。江郎为什么会才尽?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鱼儿离开了水”,就是“树儿断了根”。人民永远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著名作家陈彦说:“创作者需真正匍匐到生活的大地上,去感知地脉的涌动,去探测生命的温度。浮躁是因为抓地不稳,眼见那些参天大树,无一不是根深才致叶茂的。”“历史和现实的创作道路都告诉我们,作家艺术家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别无捷径可走。叶茂是因树大,树大依靠根深。”这是创作体会,也是一名作家写出好作品的经验之谈;靠灵感,靠想象,靠才华,靠闭门造车,又怎能写出群众喜爱的好作品?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贵在“身入、心入、情入”。“三入”是艺术工作者的“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为什么要同时强调“心入、情入”而不仅仅是“身入”呢?就是要明确创作的指导思想,要切实转变华而不实的作风,要明确不是为了采风和创作而深入群众,而是要在深入群众中,与群众建立感情联系,通过深入群众彻底放下架子、平视百姓。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老百姓的感情、有老百姓的语言、有老百姓的故事、有老百姓的情操。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的本质,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艺术工作者的成功之道。“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你想想,如果“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如果“树儿断了根”会怎样?再伟大的作家、再伟大的艺术家,离开人民这块土壤,就会干死,就会枯死,没有第二个结果。

人民是创造世界的主人,也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土壤。创作,是一种生活体验,树大靠的是根深。只有脚踩坚实的大地,将根深深扎在大地,艺术之树才能存活,才能生根发芽,才能伸展枝丫,才能从肥沃的大地中吸取各种养分,最终长成参天大树,结出令人赞叹的果实。

关键词:责任编辑:赵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