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一段时间以来,我省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一方面毫不放松抓防控,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一方面全力以赴抓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在化危为机中赢得发展主动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发展的节奏拉上来
打好“安全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邯郸市复兴区把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精准落实到复工复产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组织科工、发改、商务、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部门,定期对复工企业及商户开展巡查,要求全面落实防控制度制定、防控物资储备,建立测温台账、消杀台账,督促企业及商户严格消毒消杀标准及频次,明确具体责任人员,确保有据可依、有账可查、有物可防。对防控措施未落实到位的企业和商户,坚决关停整改。
5月17日,在位于沧州激光产业园的河北沃克曼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智能冲床生产线正在开足马力生产。自动上料、冲孔、下料、码垛,从原材料到一件标准的电梯门板,全流程生产用时只需2分20秒。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罗静雅说,在坚决遏制疫情的前提下,沧州运河区组建工作专班,推动防疫情、促发展双线联动作战,安排驻企特派员帮助企业摸排人员情况、建立电子台账,同时请专家对企业进行隐患排查、入场诊断。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园区管委会在用工需求、原材料保障、产品销售、金融信贷以及税务服务等方面,积极内引外联给予协调解决。
“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在推进脱贫攻坚上再加力、再深入、再落实,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六个百万产业扶贫工程”为统揽,今年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20个,总投资44.3亿元,23家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带动35332户建档立卡户持续增收。县扶贫开发办主任康海波介绍说,该县将聚焦剩余未脱贫人口,进一步落实产业就业、综合保障等帮扶措施,实现剩余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集结最强兵力、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加快补短板强弱项,确保6月底全部达标。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情给经济带来冲击,直接波及就业。疫情防控期间,省人社厅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坚持援企、稳岗、扩就业、保民生并举,连续制定出台稳定就业、促进就业、援企稳岗、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返岗务工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存量,开发岗位扩大就业增量,为做好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着眼于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接下来,在就业方面,他们将坚持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更大力度推动政策落地,更实举措做好企业用工保障,更优服务促进劳动者就业,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就业工作。
化危为机把牢机遇,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
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日前,在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省重点项目、保定市“一号重点项目”——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制造项目铝合金车体车间里正在紧张地进行焊接作业,预计7月初整个项目便可全部投产。
“虽然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但全市面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机遇没有变。保定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化危为机,把牢机遇,迎难而上,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定市发改委大项目办重点一处副处长崔超介绍,近期以来,该市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抓好全市343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已开工项目加大服务力度,在全市形成上项目、增投资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唐山高新区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以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应急装备为主导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目前该区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已达44家。唐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庞秋原介绍说,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高新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工程。今后一个时期,高新区将紧紧抓住机器代人、智能制造、在线办公等需求增加的新机遇,进一步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坚持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之路,积极引进建设一批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不断提升要素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张家口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就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进行部署推动。《张家口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5G建设步伐加快,互联网信息产业园正式挂牌,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推动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质量不断做优,企业上云稳步推进,首批50家中小企业运用云服务取得成效,第二批50家正在加快上云步伐,特别在疫情期间,征集本市以及省内外云服务提供商34家,形成了张家口市云服务资源池,分两批次向全市企业推介,云会议、云办公、云采购、云招聘等应用活跃;20家企业投入使用工业机器人500多台,“制造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稳步提升。
(采写:戴绍志、尉迟国利、解楚楚、寇国莹、汤润清、刘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