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央网信办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重点整治了五方面任务,排在首位的是“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强调:“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治理网络暴力、整治网络环境需要多方发力,共同维护。
治理网络暴力,需要网络平台肩负起社会责任,筑牢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固堤坝。在今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平台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存在责任认识不充分、角色定位不准确、履职尽责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治理这些问题需要各平台立起“防火墙”、架起“高压线”,把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不博眼球,不被流量绑架,不被情绪吸引,健全管理、完善运行,不断提升平台权威性、可信性,才能更好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治理网络暴力,需要网民从自身做起。既要做到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文明,又要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面对网络抹黑如果只是一味的忍让,只会让网络暴力蔓延,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只有不惧谣言,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让造谣抹黑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让网络环境得到更好的净化。
治理网络暴力,需要破立并举,标本兼治。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切实加大对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主流媒体要发挥舆论引领作用,形成意见领袖,引导广大网民遵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共建清朗网络环境。
治理网络暴力不会一蹴而就,净化网络环境需要久久为功。只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汇聚更多向上向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清除网络暴力滋生土壤,更好地净化网上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