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作者家庭合影。省妇联 供图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良好的家风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
我们这个50多口人的大家庭,被称为“耕读堂”,名字是我姥爷起的。姥爷还制定了“耕读堂训”,即“四须八戒”。“四须”就是:须文、武、忠、孝;“八戒”就是:戒酒、色、财、气、功、名、利、禄。
这还不够,每个“耕读堂”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成年人须是共产党员。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现在,家中几代成年人都是共产党员。二是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不能给大家庭抹黑。三是每个人必须敬畏职业,当先进、做模范。四是每个人必须低调做人、踏实肯干。
我们这个大家庭之所以充满正能量,也得益于“耕读堂”前两代人的革命经历和率先垂范。
图为作者姥爷韩玉书。省妇联 供图
我的姥爷韩玉书,是电影《地道战》里区长赵平原的原型之一,也是一名老党员。他1930年入党,在苦难和战火中,姥爷创立了“耕读堂”,带出一个红色家庭,形成了既继承传统美德,又体现党性的红色家风。直到晚年,姥爷的革命意志丝毫未减,他离休后曾三次把节俭下来的工资按大额党费缴纳。
图为作者舅舅韩志洪(抗战时期化名张曙光)。省妇联 供图
图为作者姥爷韩玉书(坐)与作者舅舅韩志洪(站)合影。省妇联 供图
“耕读堂”第二代是三兄妹。我的舅舅韩志洪(抗战时期化名张曙光),5岁起就天天背诵古文、打拳练武,十几岁随姥爷参加抗战,成为冀中有名的“父子兵”。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到艰苦的大西南、大西北工作。我的母亲韩志勇,15岁带头组织互助组;17岁入党,同年被评为“冀中劳动英雄”(省级劳模);21岁参加开国大典,在中央团校毕业典礼上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接见。离休以后,她多次被评为石家庄市优秀离休老干部。我的姨妈韩志民,17岁入党,是国家培养的第一代赴苏联留学生;留学回国后扎根贫困山区,一生献身基层教育事业。
几位长辈崇高的革命精神,为后辈树立了榜样。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耕读堂”的家风建设突出了“忠孝”“文武”“淡泊”“勤俭”等重点。
拒绝物欲诱惑,不受功名利禄的羁绊,根本在于淡泊、清廉。“耕读堂”老人们凡是见到反腐报道,都会发微信家族群阅读讨论。1993年,舅舅就写了《防腐》等三首长诗。
“耕读堂”常以克勤克俭、热爱劳动教育引导晚辈。母亲在她的小院里建起小小的“家庭农场”,带领孩子们种菜种树,逢年过节组织孩子们擦玻璃、比赛做拿手菜。20世纪80年代,母亲带头树新风,孩子的婚事全部从简,没办一桌酒席、没收一份贺礼。“耕读堂”还设立了家庭汇报、奖励制度,过年不给压岁钱,而是设立学习工作“家庭奖”,以弘扬好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传播正能量的场所。良好的家风积聚起来,便是优良的民风、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