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 > 文明河北 > 时代新人

“双争”榜样 | 胡金林:寺后坡的守山人

2024-08-28 15:05:07 作者: 来源: 当代人杂志
分享:

​开栏语

“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以各地常态选树的文明市民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为基础,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文联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进行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将持续在《“双争”榜样》专栏推出,敬请关注。

《“双争”榜样》栏目,旨在更好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双争”活动不断走深走实,引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文明风尚维护者、美好生活创造者,以典型榜样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双争”榜样 —— 胡金林

胡金林,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寺后坡村村民。从创办石料厂“开山淘金”,到偿还大山“欠债”,修复山体植树护林,他15年如一日,为家乡筑起生态屏障,为村民打开致富之门。曾荣获2022年度“邯郸市十大新闻人物”,2024年第一季度“邯郸好人”等荣誉称号。入选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寺后坡的守山人

闫岩

1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西南三公里处,有一座被称为“小响堂”的水浴寺,寺中现存石窟2座,摩崖造像2处,宋代经幢2座,元代灵塔1座及明代碑刻1通,寺外东西山半腰处各有一座瘗窟。它是北齐石窟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方柱塔庙窟。1982年,水浴寺石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后坡村正是因为水浴寺而得名。

近年来,在峰峰矿区打造的7条旅游路线中,3号旅游路的起点便是大社镇寺后坡村。这条路可谓最惊险的一条——它盘旋在山坳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坡陡、弯急,因此又被称为峰峰天路和峰峰挂壁公路。

在这条公路起点的不远处,沿着山路朝南走,曲曲折折,一直下坡,200米左右,在群山环抱的一处山坳中,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红旗下有一处石头盖建的农家小院,这里就是胡金林的家。

这里曾是早期的寺后坡村。那时,生活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寺后坡村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陆陆续续搬离了山上,最后只剩下了胡金林一家。

房子没人住也就没了人气,房屋倒的倒塌的塌,现在已是颓垣断壁,仅有胡金林家的小院是保存最完整的。为了守山,胡金林和妻子一直住在这里,他们与山林为伴,与鸟虫为邻,虽然少了一份安逸,却多了一份清静。

走进小院,干净整洁,一棵不大的槐树靠南墙生长,一棵小苹果树长在屋前不远处,上面挂着累累的果子。院中还有一棵金银花藤,它的花果成了老人一年四季的饮用“茶”。院中蜜蜂“嗡嗡”,这是老人自养的蜜蜂,如果有客人来访,天然蜂蜜便成了招待客人的不二选择。除了这些,院子里还有一口水窖,从里面伸出一条黑色管子一直通向山后,用来吸储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长年累月,他们吃的用的都是这口水窖里的雨水。

胡金林今年77岁,偏瘦型身材,但长年风雨无阻的巡山劳动锻炼出他坚实的身板。他耳不聋眼不花,腿脚也非常灵便,要比上山,年轻人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胡金林的卧室有一种远古的气息,屋子与延安窑洞相似,墙上的石灰掉落了,屋里看不到一件现代的家具,显眼处张贴着一张毛泽东主席画像,画像上没有一丝灰尘。另一间窑洞是厨房,这里,似乎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

2

早上四点,晨光还没唤醒沉睡的山林,胡金林已经在窑洞里的木床上睁开了双眼。夏天的衣服简单,穿上一条裤子,披上一件上衣,他边系着扣子边蹬上一双千层底的鞋子,挎上一把镰刀就出门准备上山了。

从门口出发,50米左右就是一条杂草丛生的小路,再往前走要横穿一条窄窄的枯河,枯河较深,每迈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被河中的石头绊倒。过了这条枯河才是真正上山的路。说是路实际并没有路,而是胡金林一个人踩踏出来的,路仅有一尺宽,两边是杂草和荆棘,他挎着的镰刀自然就有了用处,哪里的杂草太多荆棘太长有碍走路,他就削上一把。

这座山不高,却有着一个响亮的名字——西天宫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曾经的寺后坡村也正是靠着西天宫山过上了不缺吃喝的日子。

20世纪60年代,16岁的胡金林加入了峰峰矿区林业队,成为第一批林业技术员。由于表现优异,1974年胡金林火线入党,并先后任寺后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副村长、公社技术站技术员等职。在村任职期间,他带领村民修建了一条1700米的盘山渠,解决了村民吃水、生产队浇地问题。1976年,胡金林正在担任寺后坡村党支部副书记,那时村里建起了石料厂,由他担任起了石料厂厂长。靠着开山采石,他带领乡亲们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可眼瞅着环境遭到破坏,完整的大山被开采到千疮百孔,就像一个人身上的肉被挖掉大大的一块,胡金林十分疼痛。但他无可奈何,只有在心中哀叹。

2008年,邯郸市经济开始绿色转型,政府下令封山禁采,这让61岁的胡金林喜上眉梢,他第一个报名植树修山。

山体陡峭,修建山林用的一切车都不能运上去,钢钎、铁锤、䦆头、凿子、铁锹一类的器具,还有树苗和水,都是胡金林带领村民靠肩扛背驮运上去的。一点一滴,一锤一凿,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凿石开穴,又用凿出的石头垒成鱼鳞坑,最后栽树填坑。回想起这段经历,胡金林感慨万千,他说,那时候个个手上、脚上、肩上都是血泡,疼得钻心,可是没有一个人叫疼,没有一个人肯为疼停下来。

也就是那个时候,胡金林失去了左手的小拇指。山上荆棘多,手脚被扎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当时小拇指被扎破后他也没当回事,用另一只手按了按扎伤处继续劳动。实在没想到,这个伤口被感染了,当他觉得伤口越来越不好的时候才去了卫生院,医生说手指保不住了,当即被切了下来。胡金林的妻子疼在心里,还佯装开他的玩笑:“看看,这黄土埋半截的人了还落个残疾。”他嘿嘿一笑,把左手举到妻子面前说:“这才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我为断指而感到骄傲。”

“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可不是一句话的事,首先是缺水问题。树苗栽上后若只靠老天下雨,它的成活率并不是百分百,一些干死的小苗需要一次次地去补栽。其次是管理和防护问题,而这些大部分是靠胡金林来完成的。

让荒山变成青山,到底经历了多少“磨难”,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3

2000多亩荒山变成绿海,见证了胡金林和乡亲们的滴滴汗水和心血,这里的每一道山沟、每一条山梁、每一片林地胡金林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来之不易的山林,他当起了义务护林员。

从寺后坡的二道沟到三道沟再到山顶,胡金林平均每天围着2000多亩山林转上两遍。山上的一草一木,胡金林熟悉又亲切。巡山过程中,他会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查看山上是否有易燃点、是否有人为破坏,对待树木,他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这一圈走下来,就是20多里,别看他年岁大,身体硬朗得很,走起路来双脚带风,不输年轻小伙子。

巡山除了防火还要防水土流失,如果遇到连续下雨土壤松动,胡金林就搬石头加固,有时还会从家里拿来塑料板模仿着鱼鳞板的样子保持水土。

每逢火灾高发期,胡金林就要每天绕山路巡查三遍,至少60里路。不只是白天,夜里他也会操心着山林。有一天夜里,他突然从梦中惊醒,走到院里发现不远处的山上火光冲天。这还得了?他迅速叫醒妻子,让她去村中通知村干部和乡亲们,自己则扛上铁锹和䦆头先上山了。没有灯光,也没有月光,一时着急又忘了拿手电筒,火光便成了他的引路人,深一脚浅一脚向着火光奔去……

没有水,也没有更好的扑火设备,只能靠人工。胡金林哪里还顾得上自己,一直用铁锹在拍,恨不得用身体去阻挡这无情的大火。当乡亲们拿着手电赶来时,胡金林已经全身成了“黑球”,衣服被火炭烧得没有一个地方是完整的。乡亲们被他这种不要命的劲头感染,一刻不停投入到扑火的行列。从深夜12点一直到早上7点,山火终于被扑灭了,但是看着半个山头的柏树被烧光,胡金林的眼里淌下了浑浊的泪水,他哽咽着说:“这些柏树像小孩儿一样,是一点一点长大的啊,真是太让人心疼了。”

下到山来,胡金林的妻子看到一个个的“黑球”,既想笑又想哭,她把早已准备好的蜂蜜水端上前,让大家先解渴,然后又端上一盆盆清水。

打造不易,护山也不易,但看到山上的环境越来越好,胡金林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咱老了,力不从心了,要不让村支部重新找护林员吧。”有一次妻子对胡金林说。听了这话,胡金林不高兴地反驳:“别胡说,我老吗,我觉得我全身还是力量呢。”

儿子儿媳也曾多次劝老两口儿搬到山下住,特别是那天,当儿子来看胡金林时,看到他在一棵树上修剪枝丫。这可把儿子吓坏了,“爹啊,你还以为你是个年轻人啊,怎么还上树了呢,不行,这次说什么你们也得搬下去。”为了稳住儿子的心,胡金林赶紧从树上下来,一再保证再也不上树了。“爹啊,你都70多了,还要干到什么时候才停止呢?”儿子问。

“一直到我走不动路了。”胡金林铿锵有力地回答。

这么多年来,胡金林每年都要穿坏12双布鞋,平均每个月一双。他所穿的布鞋可不是平常在集市上买的用机器做的布鞋,而是妻子一针一线做的千层底布鞋。他护林,妻子护他,老两口儿相敬如宾,恩恩爱爱生活了多半辈子,从没有红过脸。为纳鞋底鞋垫,妻子曾扎破了多少次手指,早已数不清了。有一次,胡金林看着妻子戴着老花镜纳鞋底,心中突然涌上一股心酸,他动情地对妻子说:“跟着我,真是苦了你了。”妻子不经意地抬头瞅了他一眼:“都多半辈子了,什么苦不苦的,你觉得不苦我就觉得不苦。”

4

爷爷就是榜样,胡金林的孙子胡子鑫小时候就经常跟爷爷一起上山,听爷爷给他讲植树建林的故事,讲护林、防火知识,讲责任,讲担当。从那时起,小小的胡子鑫就在心里埋下一颗理想的种子——长大后要当一名消防员。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长大后的胡子鑫果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成了峰峰矿区一名光荣的森林草原消防员,这也是胡金林为之骄傲的地方。

“现在政府的政策好了,十分重视防火禁牧、封山育林,多年的巡山防火也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要报警,火大的话根据火势地形设置隔离带,然后还要搬救兵,组织人员打灭……现在村里没了放牧的,村民防火意识也提高了,发生山火也就少了。”胡金林欣喜地说道。

巡山主要还是巡人,尤其春天以后,天气逐渐暖和起来,不少人会进山踏青,要防止有人用明火,防止乱丢垃圾。为了更好地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胡金林叫两个孙子一起拍摄了《森林防火 人人有责》的短视频,发在抖音上,呼吁大家增强防火禁烧意识。

胡有成是寺后坡村原党委书记,他评价胡金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而村长赵春祥说:“他就是真正的守山人。”话不多,两个“真正”却道出了胡金林的高贵品质。

30多年坚守大山,义务防火护林,虽然条件有限,胡金林和妻子却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家门口不大的菜园子里种着各种蔬菜,还养了鸡鸭和狗。胡金林时常望着这片山林独自感叹:“这些树来得太不容易了,不守好它们别说对不住大家,连我自己都对不住啊!”

采访结束,我抬头看到胡金林房顶的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仍在迎风飘扬。

作者:闫岩

闫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院第十六届合同制作家。在《小说界》《作品》《长城》《时代文学》《芒种》《青春》等发表小说多篇,获第二届“孙犁文学奖”。著有长篇小说《蒲公英飞舞》《烂若光华》、小小说集《大爱无形》《天使的翅膀》等。

关键词:“双争”榜样责任编辑:段涛